近日,在位于我国最北端、积温条件极为严苛的第六积温带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诺敏河农牧场种植的1.8万亩大豆取得了平均亩产378斤的历史性高产纪录。通过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增强了黑土地的“体质”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通过建设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利用大数据和现代农业技术进行精准播种、科学田管,确保了苗齐苗壮。图为该农牧场正在收割大豆。宋丽丽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2025年10月10日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近日,在位于我国最北端、积温条件极为严苛的第六积温带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诺敏河农牧场种植的1.8万亩大豆取得了平均亩产378斤的历史性高产纪录。通过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增强了黑土地的“体质”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通过建设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利用大数据和现代农业技术进行精准播种、科学田管,确保了苗齐苗壮。图为该农牧场正在收割大豆。宋丽丽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