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大地流金。放眼大江南北,丰收的画卷徐徐铺展:江南稻田里水稻渐黄、齐鲁菜畦中瓜菜含绿、西北旷野间棉田似雪……田野间、果园里、渔场上,飞扬着收获的欢声,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9月23日秋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群众的亲切关怀。
各地开展3000多场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城乡融合互动,吸引数亿人次关注参与,汇聚成“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的全国欢歌。亿万农民与八方宾朋共聚一堂,共享丰收成果,共赏农耕文明,共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硕果盈枝,共绘丰收盛景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各地应农时、忙农事、享丰年,奏响了丰收交响曲。
“今年,村里的早稻亩产达589.1公斤,比去年增产12.5公斤。”湖南省常德市港中坪村种粮大户戴宏带来了家乡丰收的好消息。“去年,村里农文旅收入突破9600万元。”内蒙古喀喇沁旗马鞍山村张国利分享着村庄转型的硕果。在丰收节全国主会场,来自天南海北的农民代表登台发丰收喜报、晒美好生活。
丰收时节话丰收,今年丰收成果令人振奋。我国夏粮生产克服了局部较重旱情、洪涝等影响,实现稳产丰收,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实现增产,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目前,秋粮长势总体正常,有望再获丰收,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的丰收节,不仅是对一年辛勤耕耘的礼赞,更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集中检阅。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经过5年努力,数千万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农民腰包鼓了起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丰收节主场活动特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题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旧貌换新颜、大山里的孩子体验智慧AI课堂、村民在特色产业带动下实现增收……一项项数据、一张张图片生动展示着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成就。回望五年历程,我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健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重点区域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协作帮扶不断深化。
如果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丰收描绘了厚重的底色,那么智慧农业和现代农机则为这场丰收注入了强劲动能。今年各地的丰收节活动,不约而同地将“科技感”和“智慧化”作为展示重点。
黑龙江主场活动上,矗立在稻田边的孢子捕捉仪、虫情监测设备等智慧农业设备与金黄的稻穗相映成趣。安徽主场活动中,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新科技产品闪亮登场。四川主场活动新增设了智慧农业示范体验区和新装备示范作业区,动态展示了现代农业的“黑科技”。
产销联动,奏响增收乐章
节庆搭台、经济唱戏。丰收节早已超越单纯的庆丰收仪式,成为联结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生产与消费的桥梁。
7月,农业农村部会同九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等方面共同发力,扩大农产品消费。各地以节庆为契机,多措并举将农民劳动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为促进城乡消费联动,各地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将丰收元素嵌入城市日常。天津主场活动“蒸蒸日上”展区内,一口直径2米多的大铁锅热气腾腾,里面都是天津的精品农产品,市民围坐一圈争相品尝。
在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的村路上,“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依次排开,随手可及的优质农产品让市民解锁沉浸式逛集体验;云南举办“绿色云品”丰收市集以及云南咖啡品鉴等活动,云集100家企业,吸引市民消费,推动农产品上行。
作为丰收节的重点活动,今年的金秋消费季正火热进行。电商平台推出消费补贴、流量扶持等惠农措施,金融机构推出助农专项贷、消费满减,以“真金白银”撬动消费潜力。金秋消费季开展多年来,已累计带动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元,有效活跃了城乡市场、促进了农民增收。
直播间里的丰收曲,更让优质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丰收节期间,“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促销等活动火热开展。一批批村党支部书记、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用镜头架起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高速路”。
农文旅融合为丰收经济注入新活力。收割比赛、拔河、稻田长桌宴……在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各类特色农事活动吸引近千名游客与村民参与。以农文旅融合为纽带,优质农产品上行与市民下乡的双向流动被打通,消费不再局限于“买”,更延伸至“赏、玩、学、创”,“聚”起乡村人气。
农民主场,享受文化盛宴
丰收节活动不仅是物质的庆典,更是一场全国范围内追溯农业根脉、激活文化基因的文化实践。全国活动主场和多个省级主场活动同步进行,形成了“遍地开花、各具特色”的壮观场面,共同构筑了农耕文化展示的宏大舞台。
在全国活动主场大户陈家村现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鲅鱼水饺、单县羊肉汤、蓬莱小面等乡村特色美食,戏曲展演乡韵悠长;云南芒市欢快的傣族景颇族舞蹈和激昂的象脚鼓声里,生动展现着新时代农民的自信与活力;陕西省主场活动特别设立了乡村工匠培育成果展区,木雕、刺绣等工艺品琳琅满目,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的延续。
农民丰收农民乐。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体赛事、农事体验、非遗展演等庆丰收活动,丰富多彩的丰收村晚、农民歌会、新农民故事会、乡村电影周等文化活动都由农民登台唱主角,展现出和美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文脉乡村的勃勃生机。
走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赛畜会、搏克、射箭等传统比赛和现场打草等趣味赛事精彩纷呈,现场还设置送技术、送政策、送法治、送健康关怀专区,为牧民提供贴心服务。
来到河南三门峡灵宝市,“村BA”总决赛火热开赛,来自河南的18支农民篮球代表队一决高下,40场激烈比赛点燃全民关注,也引流至农产品消费。
“新农人”也登上了舞台,江苏通过“青绘乡村”推介与乡村主理人、青农创业新业态展示,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让农民有收获、得实惠是办节的宗旨。各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普法宣传、大型义诊、科教服务等活动送到田间地头,让一项项靶向性助农措施精准落地、一批批普惠性惠农项目释放红利、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走进千家万户。
丰收是什么?在各地庆丰收的活动中,它不再只是抽象的数字和概念,而是可看、可触、可品、可感的深厚印记。这印记,深植于中华大地的沃土,烙印在每一位奋斗者的笑脸上。
纵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它已远远超出一个简单的节庆。它是以节日为支点,撬动了产业、文化、生态的全方位展示与提升;它是以丰收为纽带,连接城乡,沟通古今,凝聚人心。在这场全民共享的盛会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仓廪实的物质满足,更是天下安的精神寄托,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蓬勃生机与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