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敦煌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奠定了基础。今年,敦煌市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1万亩,其中春季已完成0.76万亩。目前,秋季0.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于9月底开工建设。
今年,敦煌市主要在东湖农场、下新华农场、效谷农场、转渠口镇秦安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随着夏季作物收获季的陆续结束,眼下,敦煌市13.8万亩棉花进入开花关键期,洁白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这两天,种植户们忙着给棉花浇水、锄草,做好管理工作。
在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中,敦煌市还同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的高标准农田15.3万亩,修建蓄水池196座,管理房201座,配套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实现定量定时灌溉施肥,将“浇地”转变为“浇作物”,农田的高标准建设有力支撑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飞跃。
敦煌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青星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以机采棉为例,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棉花产量达500公斤,玉米突破700公斤,节水率、增产率分别达到50%和10%以上,土地增值从以前的每亩300-400元,到现在的800多元,每亩增值400多元,仅此一项,让百姓每年从中获得红利7000余万元,敦煌的“节水账”与“增产账”同步告捷。”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敦煌市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耕地质量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支撑。目前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8.16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实现机械化种植、集约化管理。同时,不断提升农机作业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北斗导航、无人植保、水肥一体化等“硬核科技”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今年全市完成粮食种植面积7.7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4万吨以上。
“2025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敦煌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万亩,春季提前谋划部署,较往年提前20天完成0.76万亩建设任务,并交付经营主体和农户运行,秋季0.3万亩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计划近期开工建设。项目完工后,全市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5万亩。”王青星说道。
下一步,敦煌市将加快推进全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22万亩,并按要求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管理。同时,持续加强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政策落实、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水平,着力营造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示范带动、合作社联农带农、群众广泛参与的现代农业经营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