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上午,我有幸跟随福建丰泽农牧饲料有限公司团队,走进了金华两头乌国际牧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学习之旅。这一天,我们的镜头格外忙碌,整整记录下了两百多张照片和众多视频,从农场入口处大气的大门,到规划有序的停车场,再到充满特色的游客中心,每一处角落都展现出这个牧场独特的魅力。
初印象:融合之美
踏入牧场,欧式风格的建筑群在1200亩的广袤土地上错落有致,与周边连片的茶园、竹林和翠绿的草坪相互映衬,仿佛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画卷。据了解,牧场自2021年8月1日正式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30万人次,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不仅是猪乐园,更是游客们向往的休闲胜地,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在游客中心,我们感受到了牧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里不仅是游客的接待站,更是牧场文化与产品的展示窗口。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以牧场的明星——金华两头乌为原型,设计出了玩偶、文具、饰品等百余款周边,让人爱不释手。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牧场文化的载体,更是重要的盈利点。据统计,牧场产品类销售占比近50%,文创产品功不可没。从游客中心的布局和产品陈列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要打造一个成功的农场,必须重视游客的第一印象,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和丰富多样的产品,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
智慧养殖:科技赋能农业
走进5G无人猪场,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养猪场的认知。这里住着3000多头两头乌,却闻不到一丝异味。原来,牧场采用了一套高效的生态循环绿色养殖方式:猪的排泄物经过处理制成有机肥,用于茶园养护,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猪舍内配备了先进的新风系统和自动刮粪系统等智能设备,实时调控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为猪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同时,AI精准饲喂系统根据每头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精准投喂饲料,既保证了猪的生长发育,又避免了饲料的浪费。
据牧场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智慧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升了猪肉的品质。年出栏6000头两头乌的养殖中心,仅需3个饲养人员,人力成本大幅下降。而且,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精准的营养搭配,金华两头乌的肉质更加鲜美,市场竞争力更强。对于农场经营者来说,引入科技元素,实现养殖过程的智能化、标准化、绿色化,是提升农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科技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升产品质量,为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化体验:讲好猪的故事
熊猫猪猪?两头乌博物馆是牧场的文化核心区域。这座全球首家介绍金华两头乌猪的科普博物馆,以网红艺术展陈风格,为游客带来了沉浸式的两头乌文化交互体验。在这里,我们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全方位探索了两头乌猪的文化和猪体奥秘。走过数百只皇冠猪环绕的“时空隧道”,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两头乌的历史长河中;摸摸铺满墙面的“猪屁股”,便能听到不同年龄的猪叫声,这种新奇的互动方式让游客们忍俊不禁;了解“两头乌妈妈一辈子可以生多少只小猪”等有趣的知识,让我们对两头乌的繁殖习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博物馆内还展示了两头乌产业的变迁。自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生长速度慢、养殖时间长、饲养成本高等问题,金华两头乌遭受“洋猪”的市场冲击,养殖量剧减。而如今,通过牧场的努力,两头乌产业正逐渐复兴。2023年,金华两头乌出栏数达6.7万头,比上年增长53%。牧场通过文化体验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两头乌,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这启示我们,农场经营者要善于挖掘和传承当地的农业文化,通过创新的展示和互动方式,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农场的各个环节,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农场的品牌价值。
餐饮与购物:延伸产业链条
中午,我们在牧场的餐饮中心品尝了每人一份45元的火腿套餐,鲜嫩的火腿搭配上当地的特色食材,让人回味无穷。据了解,牧场的火腿制作工厂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出的火腿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火腿套餐,牧场还推出了两头乌炒饭、两头乌纯肉烤肠等特色美食,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还进一步提升了金华两头乌的品牌知名度。
在游客中心的购物区,我们看到了开袋即食的真空小包装火腿丝、两头乌酥饼、罐装猪肉酱等深加工产品。这些产品方便携带,深受游客欢迎。15元一根的两头乌纯肉烤肠,在牧场高峰期每天能卖掉两万根。牧场通过发展餐饮和购物业务,将养殖、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农场经营者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围绕农场的特色农产品,开发多元化的餐饮和购物产品,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增加农场的收入来源。
休闲娱乐:打造亲子乐园
牧场内的游乐中心、婚礼广场、竹林空中走廊等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玩体验。小火车穿梭在牧场之间,载着游客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遛猪猪的表演更是将牧场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可爱的两头乌小猪在驯兽师的引导下,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赢得了游客们的阵阵掌声。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年轻人和老年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据了解,近一年来,有200多对新人选择在牧场的婚礼广场举办婚宴,独特的田园风光为新人的婚礼增添了浪漫的氛围。牧场通过打造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项目,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提高了游客的粘性和复游率。农场经营者在规划农场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设置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让游客在农场内度过愉快的时光,从而提升农场的口碑和影响力。
运营与IP打造:流量变现的秘诀
金华两头乌牧场的成功,离不开其精准的运营策略和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从设计之初,牧场就从摄影师的视角挖掘、设计了200余个打卡点,让游客们乐于在社交软件上分享美照、游记,这些免费宣传,让牧场声名远扬。卡通“猪小乌”、仿真“皇冠猪”两大IP形象深入人心,贯穿于牧场的各个角落,从建筑外观到文创产品,从表演活动到餐饮服务,都能看到IP元素的身影。
牧场还积极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如举办小猪运动会、亲子研学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通过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合作,拓展了客源市场。在品牌推广方面,牧场借助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以及参加各类展会的机会,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数据显示,去年熊猫猪猪总营收1亿元,其中旅游收入3000万元,鲜肉收入3200万元,各类加工肉制品3800万元。这种成功的运营模式和IP打造经验,值得农场经营者深入学习和借鉴。要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农场品牌,必须注重IP形象的塑造,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段和广泛的宣传渠道,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并将流量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
总结与启示
金华两头乌牧场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个成功的农场在运营、IP打造、三产融合、文旅结合等方面的卓越之处。从智慧养殖到文化体验,从餐饮购物到休闲娱乐,牧场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品牌塑造和多元化经营,牧场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农场经营者来说,金华两头乌牧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首先,要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养殖过程的智能化、标准化和绿色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次,要深入挖掘当地的农业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IP形象,通过文化体验和互动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再者,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发多元化的餐饮、购物和休闲娱乐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场的综合收入。最后,要制定精准的运营策略和营销方案,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力量,提升农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和消费。
这次参访不仅让我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灵感,也让我对农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相信在借鉴金华两头乌牧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的农场也能在农旅融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