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为响应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南昌市土地储备中心聚焦“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发展主线,加快推进土地收储工作,切实为打造经济发展“全年红”强化坚实的要素保障。
“经过核查,这块地已经实现了净地收储,现将这宗地出让给你们,没有问题的话请在确认书上签字。”在西湖区JC504-F17地块,市土储中心干部正与土地受让人进行现场确认,就项目地块收储边界有无占压、地上附着物是否清零、土壤污染调查、电线迁改及地块周边现状等情况进行最终验收。
“有地才能推进项目,现在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交地确认书》,我们就可以大干特干了。”该项目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表示,“我们马上会组织人员投入到现场,确保项目不停工、施工不停歇,抓紧让项目落地见效”。
春节后,市土地储备中心第一时间梳理出2023年市本级中心城区第一批次拟出让地块,已组织干部深入10余处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动态掌握拟出让地块的熟化度,按项逐宗刷新供应进度,助力出让地块早开工、早建设。
此外,为推动储备资产管理长效化、高效化,市土地储备中心加快探索资产管护运营模式,在资产保值增值路径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新年伊始,中心干部便奔走于各个县区,先后查看了解李巷村、沈桥村、联胜村等安置房剩余资产处置及部分储备地块管护推进情况,督促属地政府抓紧梳理上报各镇、村安置房源需求,按照市征迁安置政策,及时申请办理房源调配手续,以便全市加快安置房剩余资产处置盘活工作,及时回笼建设资金。同时,该中心积极梳理已收储未交付土地,做到“成熟一宗,交付一宗”,全力以赴加快交地进度,做好入库储备土地管护,高效推动2023年10505.53亩土地交付工作进度。
“过去,土地储备委托管护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托属地政府有偿管护,管护成本较高,部分地块管护效果不甚理想。”该中心资产管理科负责人冯鹤华介绍道,为强化储备地块监管力度,今年中心将借鉴杭州、成都、昆明等地经验,探索试行政府采购第三方物业公司管护模式。“政府采购第三方物业公司管护模式是一种新尝试,我们想通过分区分片、经费包干管护方式,进一步强化收储土地市级统一监管,让储备地块实现有效监督。”
紧跟2023年南昌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完善城区功能配套,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分批分步骤完成540宗微型地块梳理处置,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做好扬尘源头地块防尘网覆盖措施,守好一方“蓝天白云”……今年,市土地储备中心将持续发力,抢抓项目收储进度,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努力推动土地储备报批、征收、收购、前期开发、入库管理、供应出库、成本核算等全流程闭环管理,不断优化净地交付流程,积极推进储优做精、精准供地,为南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