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衢州柯城做好做活土地“文章”

2022年12月08日 来源:杭州日报

  这几天,在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新东村抛荒地整治项目施工现场,5辆挖掘机正在实施渠道开挖、路基平整等作业。“我们村已经完成250余亩耕地的政策处理及农田沟渠基础、机耕路的放样作业。”新东村党支部书记毛志伟介绍,施工完成后,将提升灌溉保证率和耕种便利度,解决农机下田作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今年6月,石室乡规划设计响春底片区、新东片区抛荒地整治项目,共涉及九龙、响春底、新东、石室4个村,近800户村民。

  政策处理是抛荒地整治的基础,村干部是破解政策处理难题的关键。“我们设立新农村建设经费,根据各村的完成进度,给予不同奖励;同时,以项目落地作为奖励,对于又快又好推进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又无历史遗留问题的村,将重点考虑配套明年的新农村建设项目。”石室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勇介绍,他们将抛荒地整治与项目建设、资金奖励捆绑在一起,以激发村干部的干事热情。

  10月以来,新东村党支部书记毛志伟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政策处理前期摸底,了解每一户的基本情况,着力解决村民疑虑。同时,强化落实举措,挂图作战、挂号销账,由易到难、逐户推进。“仅用两周时间,我们就圆满完成130余户农户的政策处理,争取到新农村建设经费奖励,为我们村今后的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毛志伟说。

  九龙村是今年石室乡抛荒地整治中涉及户数最多、面积最多的村。为保质保量推进工作,村党支部书记李星下足了功夫。“我们把村干部分成3个网格,最开始由生产小组组长、村老干部上门签约。如果不行,再让专职网格员上门。最后还是不行的话,就由乡、村干部合力去做工作。”李星说。

  同时,九龙村“对症下药”开出“药方”。村民郑师傅由于自家土地上种有农作物,一开始不大接受土地流转。为此,村两委干部将抛荒地整治中农户不愿流转的土地,与整治范围外的土地进行置换。郑师傅欣然同意换地方案,并在土地流转协议上签了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