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京津冀智慧农业盛会成果丰硕

2025年10月22日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日前,2025年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大会暨智慧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观摩会在天津举办。大会以“人工智能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吸引了京津冀三地及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农业前沿趋势。

  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一年来,通过学术交流、平台搭建、项目攻关等举措,有效提升了区域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此次大会新增8家成员单位,联盟成员总数达108家,进一步壮大了协同创新力量。

  大会发布了年度智慧农业主推成果,包括8项新产品、7项新技术和5项新模式。北京农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探索“人形机器人+垂直农业”的创新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百万亩级“奇稷智慧农场”解决方案。该农场以“奇稷大模型”为核心,突破了遥感精准解析、智能决策优化、协同作业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多场景智能化管理。目前,该方案已在京津冀、东北、西北等地区的23个省(市、区)实现规模化应用,标志着我国智慧农场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同期举办的第十三届农业智能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中国工程院罗锡文、赵春江等多位院士共呈现了17场精彩纷呈的大会报告。会议还设立了农业传感器、农业遥感探测、农业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农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智慧农场建设实践五大专题研讨板块,以及农业智能技术、农业遥感、畜禽智慧养殖、农产品智慧供应链、智慧灌溉、精准植保六个平行分论坛,共计114场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AI技术如何重塑农业生产、感知、决策与作业全链条,驱动智慧农业向全无人化、智能化跃迁。

  此外,大会特设农业智能技术与装备展区,全面呈现“耕种管收”全产业链智能化解决方案。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基地,该院由京津冀三地联合组建,是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