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改革进行时丨从“盐疙瘩”到“粮满仓” 土地“流”出新生机

2025年07月22日 来源:北方网

  静海区津海路旁的农田里,3000亩的玉米苗正在夏日的阳光雨露里舒张着向上生长。今年6月,这片土地刚刚交出了亩产830斤小麦的亮眼成绩单,之后的夏收夏种压茬推进,玉米苗长势良好。

  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零散的盐碱地,地里种出的西瓜只有馒头大小。

  从“盐疙瘩”到“粮满仓”的转变,动力何在?答案就藏在由供销系统主导的一场农业生产变革中——而这场变革的核心,正是对土地流转的生动实践。

  种谁的地?

  2024年7月,天津市供销合作总社所属津农供销集团成立了天津供销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科公司),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启动土地流转工作,为下一步的进军农业生产奠定基础。

  “天津是现代化都市型农业,呈现‘大城市小农业’特点,农田位置较为分散。同时,我们调研发现,天津农业劳动力的年龄普遍偏高,这意味着这批劳动者即将逐步退出农业生产的舞台。”农科公司负责人分析道。

  这不是天津的特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大量向城镇转移,年纪大的农民种不动地,“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所以我们在静海区流转了5000亩的土地,去寻找适合天津的农业发展模式。”农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7ebd6eee2bc64fe9245f61c9935bd115_00610629608_i1000900000674a0_8b360a26.jpg

  静海区小麦收割现场

  谁来种地?

  2024年,农科公司启动土地流转工作。作为市供销总社“高标准农田培育计划”的首批实施项目,成功签约静海区王顶堤、满意庄村、国家庄村三个地块,拿下共5000亩土地的种植权。

  “王顶堤地块是直接通过大队直接流转而来,其他两个地块,是农民承包给了当地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我们再从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过来。”农科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土地流转后,之前的“补丁地”聚成了“整块田”,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经营,公司开始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之所以能够较为顺利地将零散土地集中到一起,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土地本身的基础条件并不太好,盐碱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pH值较高导致零散种植产出效益差——这是对农民的考验,也是对市供销总社和农科公司的考验。

e2b804898e2f65602eaf8b91ac88df48_00610629620_i1000900000594a0_48e1a0bf.jpg

  采用先进机械进行小麦精准播种

  2024年10月底,冬小麦开始播种,农科公司优选了抗盐碱、抗旱、抗逆性强的良种小麦,并聘请了中农服务团队负责土地“耕种管收”全流程服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麦地何时浇水,如何施肥,土地怎样保墒,都由专业人士负责。

  2025年4月底,冬小麦迎来最关键的生长期,工作人员通过苗情监测发现部分田块出现蚜虫虫口,连夜启动应急处置,利用无人机飞防作业有效控制虫害,实现了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确保小麦稳产增收。

  6月17日,考验第一年成果的时候到来,流转来的土地开始进入收割阶段。“亩产会是多少?”“能不能实现当初的预想?”看着金灿灿的麦地,大家既期待又忐忑。

  “亩产突破800斤,达到830斤,咱没白忙活!”看着统计上来的数字,现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分享了好消息。而在此之前,这片土地的亩产量多年维持在400斤左右。

  不只是种地

  市供销总社在静海流转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不仅保障了当地300户农户的基础收入,还为当地农机作业提供了260台次的作业机会,为富余劳动力创造了400天的灵活就业时间。在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农民增收。

  第一茬小麦的成功,也让天津供销人对种好地的信心大大增强。

  按照规划,农科公司2025年流转土地面积将达到3万亩以上,受益农户超过3300户,最终目标是实现5万亩种植规模和1亿斤粮食年产能。同时,将种植养殖基地扩展至45个,确保具备15天应急保供能力。

d75a144516a6cb2029a29b9343c8b2c0_00610629622_i1000900000674a0_d4faf27b.jpg

  静海区小麦收割现场

  而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仅包括土地规模化经营,还要实现服务规模化经营。在推动土地流转的同时,农科公司还以土地托管为核心,联合中农、中化等国字号头部企业、区县社、农业种植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三级联动,为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方案。

  其中涵盖全程机械化服务、农资供应、粮食产后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生物质产业服务、农业设施承包经营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服务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助力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实行科学种植。

  据了解,未来,市供销总社还将创新探索“零地租+分红”合作模式。该模式通过村集体土地入股、农民就近务工、收益按比例分配,推动农民将“租金”变“股金+薪金”,村集体还能得到佣金,既保障农民土地收益,又培育村集体“造血”功能,农民可同时获得地租、务工、分红三重收入,较单纯土地流转收益提升30%以上。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