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江西南昌新建区联圩镇6.3万亩农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

2024年03月18日 来源:江西日报

  3月15日,春光明媚。在新建区联圩镇前洲村的农田里,两台翻耕机正在田间紧张作业。

  “趁着天气好,赶紧把农田翻耕好,不能耽搁农时。”今年61岁的村民涂宁罗告诉记者,他现在是在帮农业公司种田,他的田地已经流转给了农业公司。

  种了一辈子田的涂宁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自家4口人有15亩农田,除去种子、化肥等农资成本,每亩纯收入也就五六百元,要是遇上灾害天气,还会减收。现在将农田流转出去,单“收租”每亩一年有固定收入600元,而且摆脱了土地的“捆绑”,既可以选择从事其他工作,也可以到农业公司务工,继续干着自己拿手的活儿。

  田埂上,十几名村民拿着测量仪丈量着农田面积。其中一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已有2000多亩农田集体打包流转,这些田地计算好面积也将进行流转。

  联圩镇是传统农业乡镇,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田抗旱防涝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土地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成为许多种田好手眼里的“香饽饽”。

  “今年有十几家农业公司和种粮大户前来接洽,争相在联圩镇流转土地种田。”联圩镇党委书记章元良说,通过土地流转,镇里打开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管理的大门,让农村发展活力迸发。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刻。48岁的新农人熊模昌在育秧车间来回走动,察看着秧盘中每穴的种子数量,旁边的全自动精准播种育秧流水线“哒哒哒”地响个不停。2021年,长期在上海开办企业的熊模昌返乡创业,与镇政府签订了2万余亩田地的承包协议,成为该镇农业集约化生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公司两条高速生产线每天育秧4万盘,经过暗化催芽,3天就能机插,这样的速度传统农业想都不敢想。”熊模昌说,小田变大田,科技投入有了空间,产量才能升上去。数字化土壤监测、无人机施肥巡田、物联网自动化放水……在新技术催化下,他的公司去年稻谷总产量超过7000吨,同比增长12.3%。

  目前,联圩镇有6.3万亩农田被流转到像熊模昌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其中超过万亩规模的就有3家,他们正渐渐成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依托‘农户—村集体—企业’的土地流转模式,引领分散生产转向规模经营转变,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也释放出农村发展新活力。我们将继续深挖发展机遇,下力气做好农业品牌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农业融合发展,打造联圩镇乡村振兴金字招牌。”章元良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