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朗气清。9月20日至21日,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中国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地方财政金融与农村法治研究中心承办,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59所高校和司法审判、农业农村、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138位专家学者及40余名研究生参与,共同探讨新时代土地法制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路径。
强国必先强农。本次研讨会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农业强国建设的法治保障”为主题,设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实施及下位立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城乡融合发展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研讨议题,覆盖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的多个关键领域。
开幕式上,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房绍坤教授回顾了研讨会举办十四届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期待参会学者一如既往为中国土地法制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卓越的智力支持。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于飞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处理农村改革一系列重大问题。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发言,分享了各自在土地法制和乡村振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见解,并围绕该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达成了多项共识,对深化学术研究、指导法律适用和指引决策咨询具有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法学界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此次研讨会还特别设立博士生学术论坛,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博士生们在会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视角新颖、方法多样,问题导向突出,展现了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新生力量。论坛评选出《论耕地保护视域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发包方终止权》等14篇优秀博士生论文并予以表彰,激励更多青年学者关注和投身“三农”法治领域。
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自2018年成立以来,汇聚全国顶尖的专家学者,围绕土地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等法治实践问题开展大量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价值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法治体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