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聚焦“百千万工程”】铁场镇:做活土地流转“大文章” “转”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年09月01日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近年来,龙川县铁场镇结合“百千万工程”,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目标,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为抓手,有效盘活撂荒、闲置土地,唤醒“沉睡资产”,推进土地连片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着力破解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难题,加快实现新时代现代化美丽生态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铁场镇瑞厚村300亩脱毒甘薯种苗种植基地,连片薯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有序进行剪苗、捆扎、装车作业。曾经,这片撂荒地杂草丛生,经过镇村统筹流转,引进种植大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如今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以前种田不仅没收成,还辛苦得很,割稻子要人工,要么用割禾机还得自己踩,累得不行。现在不用那么费劲了,轻松多了。现在每天打工都有收入,加上土地流转租金,每年差不多3万块钱。”铁场镇瑞厚村村民戴伟娣说道。

  通过实施入户动员、田块登记等举措,铁场镇将瑞厚村300亩零散土地预流转至村经济联合社,并通过河源市“三资”平台产权交易平台完成流转交易,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从2022年的土地平整到2023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这期间,村里协助村两委干部做了大量村民解释和沟通工作,也正因如此,我们村的土地流转工作才能在2024年年底前,顺利完成第一次300亩连片土地的流转。”瑞丰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劲松说道。

  瑞丰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劲松介绍,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小地块变大良田”,基地预计年产脱毒甘薯种苗800万至1000万株,成品甘薯约450吨,年总产值200余万元。产业规模升级催生出育苗、施肥、采收等10余个工种,直接带动百余户村民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双增收。“我们这300亩一年的劳务费用在35万元以上,最多的时候每天有100个人左右,平时每天都会有五六十个人劳务。”瑞丰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劲松说道。

  铁场镇瑞厚村脱毒甘薯种苗种植基地项目的成功实施,是铁场镇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铁场镇表示,坚持将“三农”工作置于突出位置,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筑牢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压舱石”,立足实际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等方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接下来,我镇将结合土地经营现状和特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稳妥推进土地流转,积极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服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铁场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张媛妮表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