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青冈玉米的“甜糯”致富经

2025年08月26日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青冈玉米糯又甜”,这句朗朗上口的品牌宣言,正让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的黄金玉米掀起一场“舌尖上的革命”。从松嫩平原的黑土地到国内外高端市场,一根根甜糯玉米跨越山海,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新宠。当地依托寒地黑土的自然优势,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和品牌化运营,让传统农产品焕发新生机,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更擦亮了青冈玉米的“金字招牌”。

  从“论斤卖”到“论穗卖”:一颗玉米的华丽转身

  “以前玉米论斤卖,现在论穗卖,价格翻了好几倍!”青冈县种植户李双全的感慨,道出了品牌化带来的巨大变化。过去,青冈县的玉米种植以传统销售为主,价格低、销路窄,农民收益有限。如今,依托全国首个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青冈玉米”,当地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年产4亿穗,年产值突破6.5亿元,带动5000余人就业。

  品牌的力量让青冈玉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近年来,青冈县先后荣获“全国鲜食玉米新品种示范基地”“国家鲜食玉米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东北鲜食玉米生产第一县”等称号。“青冈玉米”品牌不仅入选“年度卓越品牌30强”,还成为黑龙江品牌节的指定产品,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品牌带动下,大董农业、万德福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产品远销上海、广州等20多个城市,并试水俄罗斯市场。目前,全县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7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推动青冈玉米从田间地头走向高端餐桌。

  “糯又甜”的秘诀:科技+标准+冷链锁鲜

  为什么“青冈玉米”能赢得市场?答案藏在种植、加工和品牌的每一个环节。

  青冈县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深度合作,成立全省首家“鲜食玉米品质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专注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示范和新产品研发。通过科学攻关,制定鲜食玉米种植、加工、速冻及真空包装等标准化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鲜食玉米的竞争核心在于“鲜”。青冈县建立严格的加工标准,从采摘到加工、储存全程控制在6小时内。龙头企业更是引入先进设备,将加工时间压缩至3小时,通过速冻、真空包装等工艺牢牢锁住玉米的甜糯口感,确保消费者品尝到“田间直达餐桌”的新鲜美味。

  除了传统的速冻玉米棒,青冈县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出真空玉米段、玉米粒、玉米汁等产品,并创新推出花青素茶、花青素酒等高附加值商品。通过科技赋能,一颗玉米的价值被充分释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

  从品种研发到加工工艺,从标准化生产到产品创新,青冈玉米以科技为引擎,实现了从“田间美味”到“消费新宠”的品质跃升,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品牌营销:从田间到餐桌的“出圈”之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青冈玉米走出黑龙江、走向全国,当地政府和企业围绕“做靓产品、夯实产业、做大经济”的目标打造鲜食玉米品牌战略,以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品牌助推产业升级,全力打造品牌效应。通过连续承办全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在哈洽会、绿博会等大型展会设立专属展区。同时,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既进驻北上广高端商超,又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实现全方位市场覆盖。

  在品牌建设方面,青冈县构建起“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体系,统一“青冈玉米糯又甜”的宣传口号,并充分发挥寒地黑土的地域特色优势,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为确保行业健康发展,青冈县成立了鲜食玉米协会,通过严格执行行业标准、淘汰不达标企业,协商制定价格区间规范市场竞争,组织技术培训和集中采购农资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有效避免了同业恶性竞争。

  如今,青冈玉米已从默默无闻的地方特产跃升为黑龙江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鲜食玉米产业的领跑者。展望未来,青冈县正谋划更广阔的发展蓝图:一方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让青冈玉米香飘世界;另一方面持续深化产品研发,进一步释放产业潜能。一穗小小的玉米,正带着黑土地的馈赠,甜糯全国,香飘世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