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天津蓟州区: “梨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

2025年05月20日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近日,以“梨白风雅颂,天地一席春”为主题的天津市蓟州区第十七届梨园情旅游文化节暨第三届梨木台花朝节,在享有“北方神农架”美誉的梨木台景区启幕。活动现场打造了“雅趣之境”“雅艺之境”“雅居之境”三大主题区域,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体验。

  这场延续了17届的花样活动,已从单纯的赏花活动蜕变为融合农耕体验、非遗展演、研学教育的综合性文旅IP。

  产业蜕变:从“卖梨”到“卖雅集”

  站在梨木台景区入口处,红香酥梨种植核心区罗庄子镇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耿学文,仍记得首届梨花节的场景:“当时就在下营镇和罗庄子镇里的土路边支几张桌子,不到一元一斤的梨还得吆喝半天。”如今,村里年轻人正在高级景区的“雅艺之境”非遗区教游客制作木漆器,一块边角料经过掐丝点蓝,就能卖到百余元。

  在红香酥梨基地,3000亩梨树被赋予了新使命。果树认养区挂满标签,扫一扫就能看到专属梨树的档案。“目前,认养客户200多人,最远的来自四川成都。”基地负责人张军说。

  产业蜕变成果集中呈现在近几年举办梨花节的梨木台国家地质公园内。作为保存着26至35亿年前太古界岩石的AAAA级景区,其中为梨花节打造的“雅趣之境”里,以古风国潮表演和叶问雕刻为主,游客可以定制个性叶脉书签,将春天的记忆永久封存。来自北京的游客徐楠女士头戴海棠簪,身着汉服,对着叶问屋激光雕刻树叶艺术装置拍照留念,她兴奋地说:“第一次穿汉服簪花,感觉自己穿越到了古代花朝节,还能定制叶脉书签,太有意思了!”

  移步“雅艺之境”峰林岩画岭,千层岩画岭的褶皱纹理间,汉服“十二花神”们手持梨枝翩翩起舞,将春天的记忆与歌舞一起惠存于游客心底。今年推出的梨园体验项目,将采花制香、古法梨膏等传统农事包装成雅集活动,带动了周边农户有效增收。

  “今年的梨花节,蓟州区精心策划,充分展现了梨园文化的魅力,为都市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沉浸式春游体验,也必将进一步激发天津文旅消费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产生更大文旅动能。”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周建军表示。

  产业延伸:“一朵梨花”绘就四季画卷

  太平池太空舱民宿的玻璃茶室内,“90后”茶艺师正在布置“梨花茶宴”。窗外是负氧离子极高的原始次生林,桌上是融入梨花纹样的茶点。“我们研发的‘梨雪’泡茶,用的就是古法梨花水泡制作。”她一边说一边介绍室外精心布置的梨花宴,辅以雅致插花与桌旗,已经成为游客绝佳的拍摄与体验场景。

  梨花节中的梨木台景区处处彰显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恰如蓟州文旅发展的缩影。“梨花节只是起点。”蓟州区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宋伟龙展示着蓟州区围绕“文旅创新年”的目标:“以激情冰雪银色蓟州、山花烂漫多彩蓟州、清凉一夏绿色蓟州、枫韵流丹金色蓟州为主题,蓟州区策划了40项四季文旅活动,真正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精彩”。

  在本届梨花节上,蓟州文旅推介官赵志立也发布了“百万学生研学在蓟州”线路。从“世界遗产”黄崖关长城、千年古刹独乐寺到“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郭家沟村、盘山烈士陵园,还有蘑菇产业园、蓝莓基地等23个点位,共计11条线路。“百万学生研学在蓟州”线路,是蓟州区文旅专班联动区教育局围绕历史和地质文化研学、生态研学、红色研学和农事研学四大主题,精心策划了11条独具魅力的研学旅游线路。

  据了解,蓟州区历史悠久、山河灵秀,是联合国评定的千年古县,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在15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山、水、林、田、湖、湿地和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强健身心的天然大课堂。

  17届梨花节的带动效应持续放大。在吉姆冒险世界梨花节分会场,歌舞文化活动已经升级到3.0的沉浸式版本;红香酥梨基地里扫码不仅能看生长数据,还能预约梨膏制作体验……“梨花经济”正越做越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