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5月起,农村土地将迎“大流转”,或与村庄撤并同步,农民应该准备什么?

2023年03月18日 来源:禾木报告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也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发表了意见,尤其是在“三权分置”政策出台之后,一些农村土地被出租、转租现象越来越普遍。


  而“三权分置”的政策,则是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和收益权,从而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在过去,由于农业种植主要依靠农民单打独斗,因此农村土地利用率不高,也很难有太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那么到2023年5月前后,农村土地流转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农民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为什么流转的农村土地越来越多?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部分地区甚至已经超过了70%。随着大量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然而,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种植仍以小农为主,这些农户经营能力较弱,对于生产技术掌握不全面,因此很难取得大的发展。在过去,不少地区都存在着“地多人少”的问题,这就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率较低。


  而随着“三权分置”政策的出台,不少地方也开始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不少地区开始将农村土地纳入到“三权分置”范围内,允许农民将土地出租、转租给企业或个人使用。而这也成为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主要趋势。


  而土地流转之后,也能将那些利用率低,或者撂荒的土地盘活。同时,给农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因此近些年农村土地流转得越来越多了。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对农村土地流转,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村土地的承包合同,是以书面形式签订的,并经发包方和承包方签字、盖章,才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一证明文件,该合同就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我们在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留这一证明文件。


  此外,在上述《管理办法》中,国家表示承包方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农村土地流转依照自愿原则,农民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不能被随意剥夺和限制。这样一来,农民也能更好地进行土地流转。



  农村宅基地与土地的“大流转”


  从今年5月1日开始,农村宅基地与土地将迎来一次“大流转”。这一变化不仅会影响到农民的基本生活,还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土地被出租后,土地所产生的收益就归集体所有,因此一些土地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就会出现集中征地或将部分宅基地出让给农民建房的情况。


  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一些村庄也将合并,这一变化也会给农民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农民除了可以享受到农村宅基地与土地带来的收益外,还可以进行创业和经营。


  面对农村土地“大流转”,农民应该准备什么?


  虽然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但不少人依然抱有疑问,那就是这些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会不会给农民带来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呢?


  其实这点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主要针对的是村集体和村民个人之间的流转行为,对于村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土地流转,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另外要注意一个问题,私卖土地不合法,且土地流转周期,每轮不能超过20年,否则流转合同视为无效。所以,可以不要私卖土地哦,一定要有相关的证件,才能去进行土地流转。



  结语


  第一是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这对农业种植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是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将获得更多的收益。


  第三是农村土地流转将与村庄撤并同步进行,这也就意味着一些村庄未来很可能会被拆除,而一些村民将会因为失去土地而被迫进城务工。


  那么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下一步发展趋势,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大家留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