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布局计划,强调了我国经济处于新发展阶段这一关键时期粮食安全和“三农”工作稳健开展的重要性。
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保证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有效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得以巩固。土地仍然是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在土地得以高效率利用的条件下,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才能够最终实现。
农村土地的高效利用则必须建立在产权清晰和流转顺畅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使得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断得到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以农村土地流转为主题梳理的文献综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关于土地流转对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用的实证研究;二是关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三是关于多样化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四是关于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最后是研究文献的简要述评。
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及相关配套措施,此后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规模及效益不断攀高,流转程序更为规范顺畅。
对农业增产的作用曾雅婷等认为农地流转举措的实施能够助力于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的提升,基于所调查地区的土地数据进行函数检验得出通过土地流转,粮食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工具等的产出率明显提高,从而有效确保了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
陈宇斌等采用双重差分法基于政策检验视角探索和分析农地流转是否驱动了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立中介模型以及多重稳健性检验探析发现:农地流转这一举措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显著。
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柯炼等从收入结构视角,基于跨期面板微观数据,分析土地流转对转入农户、转出农户的家庭收入以及两类农户的收入结构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土地流转总体上确实促进收入增长,该增长主要是因为土地流转改善了转出农户的收入。
杨子等从家庭收入角度出发,依据CFPS调查数据,探究土地流转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机理。通过有效运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和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得出结论:土地流转确实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差距。
其他相关影响周文等在研究土地流转影响时将其与人口迁移限制相联系,构建了基于农村和城市两大类研究主体的异质劳动力和区域用地的内生城市化模型。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松绑存在关联关系,二者的联合改革可以为城市化进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及加快城市化红利共享。
邵景安等基于土地利用视角,使用因素分析方法将山区耕地流转作为研究对象探析该举措对山区缓解耕地撂荒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于一些具备优势耕作条件的耕地,其撂荒状况可以进行流转得以缓解;但从本质上来看,耕地撂荒改善工作依赖于土地租赁市场的完善发展,具体要视土地本身的耕作条件而言。
钱巍等在研究中运用了熵权赋值法借助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市场参与的土地流转通过建立合作社以提高农业机械的综合利用效率,且二者呈正向增长关系,即农业机械使用随合作社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地流转过程中所建立的合作社则起到中介作用。
关于土地流转中农户行为的研究苏群等以农户分化角度为出发点,农户类型不同表现出的土地流转行为也会不同。经实证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类型的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依然不高,更倾向于转出土地的则是那些承包了面积规模较大土地的农户,且该类农户多种植经济作物。
杨卫忠认为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种“羊群行为”,对于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过程可以建立决策树模型从而解析这一“羊群行为”作用原理及产生条件。经研究总结得出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所倾向表现出的羊群行为主要是由于从社会网络中获取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信息的便捷性增强。
冷智花等基于现有土地承包制度设计框架,分析探究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家庭一般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收入差距的存在导致低收入家庭对土地的依赖性过强从而倾向于维持原有的土地运作模式。
王亚等考察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从组织方式视角出发。组织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关键在于充分尊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受多方因素影响的举措,并不能将其单一化看待;此外,农村土地流转依赖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此外加强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进一步助力于土地流转进程。
关于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基于农户(主观因素)和社会(客观因素)两方面展开。户艳领等基于农户(主观因素)角度利用交叉分析法探究流转意愿和流转行为二者之间的表现情况。
探究发现:包含文化水平、土地确权有关、租期的灵活性以及家庭收入状况在内的农户(主观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较明显的约束作用。陈飞等从农户行为视角出发,分析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对农户租入土地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农业贷款及补贴以及土地本身的利用价值,城市的福利待遇以及就业便利则是农户做出出租土地决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