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太和县肖口镇王寨村,大型农机在田地里列队轰鸣,撒肥机将肥料均匀泼洒,紧随其后的深耕机掀起一排排黝黑的泥浪。
“今年,村民看到了托管带来的实惠,更愿意把土地给村集体种了,全村土地托管面积突破1300亩。”站在田埂上,王寨村党委书记王友福俯身抓起一把刚翻耕的泥土,在指间轻轻捏碎,查看土壤墒情。
经过两年实践,这种由村集体统一组织的“田保姆”式托管服务,已在王寨村村民心里深深扎根。
“来,我给你细算这笔账。”王友福站起身,掰着手指头算给记者听:“托管服务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耕种、统一管理,每亩耕播成本下降30%以上,肥料利用率就提高15%。”
土地托管,让秋种现场变成了一场高效的“协同作战”。在村党委的统一指挥下,人力与农机相互配合释放出最大效能。今年专为托管服务投入20多万元购置的大型旋耕机更是大显神威,所过之处,板结的土块应声碎裂,化作细茸茸的沃土。
不远处,村民王玉华正站在自家刚完成深耕的5亩零散地块前,眉眼舒展。“我年纪大了,地又零零散散的,种地又费劲,真是伺候不动了。现在好了,地‘托’出去,每亩地一年收1000块租金,年底坐着等分红,平时还能在合作社找点零活干。算下来,比自己种地划算得多。”王玉华开心地说。
“村民把地交到咱手里,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王友福接过话头,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说一千道一万,就一句话,让乡亲们的口袋鼓起来,有钱赚、得实惠。”
“截至目前,全镇土地托管面积达到8000亩。这不仅仅是数字增长,更是一场农业变革,既破解了‘谁来种地’的难题,又实现了规模化、科技化生产。”肖口镇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