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服务精细化 产业精品化 ——江西萍乡市推进景村融合“有功夫”

2025年10月31日 来源:农民日报

  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在果园直播带货。

  万龙山乡茅店村白鹭苑新貌。

  当晨光漫过武功山的云海,山脚下的茅店村农户正忙着采摘有机蔬菜,万龙山乡的民宿管家已备好迎客茶,山地指导员带着游客向山间进发——这是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鲜活场景。从景区管理的专业化到民宿服务的精细化,从农田里的特色种养到车间里的农产品深加工,武功山正以产村融合、景村融合的画笔,绘就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图景。

  “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在家开民宿、种有机菜,一年能挣十几万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麻田镇株木村脱贫户刘秋萍,如今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就业有“岗位”。除了民宿管家、山地指导员,当地还开展农家乐厨师、植保农技、农机操作等培训,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服务类项目带动就业达标,还能获额外奖励,2024年带动超300名村民稳定就业。

  增收有“门路”。庭院经济让农户的“方寸之地”成为增收空间——种几亩紫红米、养几箱蜜蜂,就能享补贴;村集体牵头的产业项目,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让村民既能拿土地流转费,又能分红,参与庭院经济的农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

  生活有“品质”。随着产业发展,茅店村等乡村的冷链物流、展销平台逐步完善,村民买东西更方便;和美乡村建设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道路干净了、路灯亮了,宜居的环境不仅留住了村民,也吸引了游客来乡村旅游。

  通达的乡村公路和完善的冷链物流,让“山里货”插上翅膀,飞出了大山。

  “我们种的紫红米,不仅游客喜欢,通过电商还卖到了广东!”茅店村种植户周继林笑着展示手机里的订单。

  田间有“特色”。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业态——有的村扩大茶叶、百香果种植,有的村发展庭院经济在房前屋后种植南瓜、冬瓜……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还能拿1.5万元补贴,这让“土疙瘩”里长出“金果子”。

  车间有“巧思”。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出台了政策,企业加工产品销量增长20%,可获1万元运营奖,企业因此有了干劲,新产品的研发更花心思,让农特产品从“鲜品”变成“精品”。

  据了解,当地还出台了电商鼓励政策:电商店铺运营满3个月且上架10款产品以上,一次性补2000元;年销售额超50万元,最高奖2万元。因此,不少种养大户开起了电商店铺,售卖本地农产品,如武功山直播带货团队2024年通过电商卖出的农特产品超百万元。

  过去武功山农特产品“藏在深山没人知”,如今围绕武功山这一“金字招牌”,当地培育出多品类独立品牌构成的农特产品矩阵:“舌尖武功”聚焦紫红米、茶油等多类土特产整合推广,“万龙松针”“武功玉叶”专注于高山茶与云雾绿茶细分品类,“武功山珍”则主打菌菇、笋干等山野干货。品牌赋能下,农产品“身价”显著提升,如“舌尖武功”富硒紫红米零售价达5元/斤,各类品牌共同实现农产品价格有保障、农户能增收的目标,推动乡村产业从“卖山货”向“卖产品”“卖风景”“卖生态”升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