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安徽4300多万亩小麦大面积开镰

2025年05月28日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为保障农业机械在“三夏”期间高效运行,安徽省提前开展摸底调查,做好机具需求研判,并加强机具检修调试指导服务,确保作业机具状态良好、配件充足。图为5月26日,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霍邱县城西湖乡麦田收获小麦。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王子涵  摄

    江淮大地,麦浪翻滚,金穗飘香。在收割机轰鸣声中,安徽省4300多万亩小麦大面积开镰。5月26日,六安市霍邱县城西湖乡6000多亩小麦穗粒饱满、金黄发亮。只见15台大马力收割机齐刷刷、轰隆隆地同步启动,一场精彩的机收减损比赛就此展开。2025年安徽省小麦开镰暨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也随之正式启动。

  当天,除了机收减损比赛以外,现场还展示了无人机收割、机器打捆、旋耕作业、机械化插秧等现代农机装备和农艺结合演示。“没想到竟然获得第一名。主要是干农机一行干得久,所以才练就了技术。我们这代农机手,既要传承老把式的‘手感’,更要掌握卫星定位的‘精度’。”斩获此次技能大比武冠军的农机手庞得胜兴奋地说。40岁的他从事粮食种植已有12年,随着农机农艺的发展进步,农机收割作业已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化”“智慧化”。庞得胜的家庭农场今年共种了200亩小麦,由于地处淮河岸边,水源得到了保障,小麦亩均产量达到千斤以上。除了收割自家小麦以外,每年还要服务周边农户2000多亩土地。

  据悉,粮食大县霍邱小麦种植面积近170万亩,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5500台,其中县内5000台,引进500台;组建应急抢收服务队30支、成立维修服务队9支、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5个,预计10天左右基本完成小麦抢收任务,机收率达到99.9%以上,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记者在高速路口上看到,当地农业部门设立的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正在为下高速的农机手提供服务,帮助农机手建立信息台账,同时农机手还能领到“六个一”免费服务,包括毛巾、肥皂、服务指南、矿泉水、口罩、防暑降温药品等在内的爱心服务包,获取路线推荐、农机维修和供油等咨询服务。“每年来这里都给一些很实用的物品,有水,毛巾等,我每年也都过来。”来自江苏的跨区作业农机手邵玉金表示。

  在小麦大面积开镰的同时,水稻播种在即,各地高质育秧、农资准备等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霍邱县喜迎开镰,也标志着全省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机收作业正式开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作出了建设江淮粮仓的重要指示。今年,我们持续聚焦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四良两优’多点发力,组织实施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高水平江淮粮仓建设。”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介绍,全省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丰收在望。为保障夏粮颗粒归仓,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印发《2025年小麦抢收工作方案》,下派省级工作组深入一线开展包保服务,备足农机,加强指导,提升机收质量。预计全省将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6万台,平均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截至5月27日,全省小麦已收获1776.87万亩,进度为40.92%,当日收获进度705.52万亩,投入联合收割机9.5万台。其中池州、安庆、铜陵过九成,阜阳、马鞍山过七成,合肥、六安、宣城、芜湖过六成,滁州、淮南过四成,亳州过两成,宿州约半成。安徽将继续强化部门协作,畅通跨区作业转移,做好机手接待服务,强化应急管理,加强示范宣传,将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