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种植新闻

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获丰收

2024年05月22日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5月20日,从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观摩活动现场传来好消息,在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连片种植的200亩“中油杂501”油菜,在苗期和蕾薹期历经多轮雨雪冰冻天气后,丰收在望。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田间评价,其理论亩产达370.3公斤。

  “中油杂5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历经10年攻关选育而成的优势品种,具有耐密植、高产、高油、多抗特性,区试平均亩产213.11公斤,含油量高达50.38%,平均亩产油量107.35公斤,亩产和亩产油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2.66%和26.93%,且品质优于国际双低标准。

  王汉中介绍,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旺盛,但油料对外依存度高,提升油菜产能对保障食用油供给意义重大。

  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然而,2023年秋播以来,长江中下游油菜主产区经历了苗期暖冬旺长、入冬后断崖式降温、蕾薹期极速升温和再次断崖式降温的考验,给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开局之年带来严峻挑战。

  此次示范的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是以“中油杂501”油菜品种为核心,集成高密机械化联合精量播种、油菜全营养缓释配方施肥、精准化控旺促壮、绿色综合防灾减灾、机械分段减损收获等技术。

  在田间测评中,专家认为,该技术模式有效克服了极端天气对油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经历严重倒春寒的灾情下,表现出冻害发生轻、生长恢复快、产量损失小等突出优势。加快推动“双密双高多抗”技术在我国油菜主产区应用,对促进我国油菜单产大幅提升和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2023年秋播以来,以“中油杂501”为核心的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在长江全流域累计推广100万亩以上,以四川彭山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和以湖北襄阳为代表的长江中游示范片机械化实收亩产分别达到306.7公斤和263.8公斤。“中油杂501”油菜新品种继生产示范创多项高产纪录后,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上也创出佳绩。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