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家庭农场

甘肃农垦黄羊河农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见闻

2024年05月14日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从白银向武威行进,路两边是一方方有地埂的小地块,多为当地农户十多亩、几十亩不等的农田。驶入甘肃农垦黄羊河农场的地界,映入眼帘的一片片上千亩一望无际的大条田,周边遍布宽畅的车行路、笔直的灌溉渠、茂密的行道树,这就是“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面对区域性水资源紧缺的实际,甘肃农垦黄羊河农场大力实施田、林、路、节水等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综合技术,深化企业改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节水服务保障能力,在一块块大条田上勾勒出一幅幅高效节水农业的新图景。

  马铃薯高效栽培农艺?节水又丰产

  时下,黄羊河农场的马铃薯已播种结束。平展的田间布满一道道笔直整齐的地垄,地垄里即是刚播种的马铃薯种子。“轰隆隆……”中耕机驶过田野,将一条条细长的黑色滴灌带平铺在地垄上面。

  “播种马铃薯一个星期后,必须上水滴灌,才能保证出苗。”黄羊河农场马铃薯事业部一部经理张斌武介绍,农场引进了国内先进的马铃薯播种机,集播种、施肥于一体,采取“干播湿出”农艺,仅在春天播种后浇灌,节约了冬灌水。

  “马铃薯播种机通过GPS定位系统及北斗导航,进行无人驾驶机械化播种,田间起垄像一条条直线,因此,我们随后铺设在马铃薯垄上的滴灌带同样笔直。滴灌带一改过去传统的大水灌溉‘浇地’为‘浇作物’,实现了精准灌溉。”黄羊河农场场长李国忠解释。

  记者随手拎起一条滴灌带,但见黑色的细管上有针眼般大小的小孔。农场职工拿出手机,点击智能化滴灌系统APP,滴灌带发出“汩汩”水流声,从小孔涌出细细的水珠,渗入地垄里,滋润着马铃薯种子,催其发芽出苗。

  “我们千方百计节水,农场生产加工的小流量滴灌带,比原来的滴灌设施更省水,原来1亩地每小时滴水3立方米,如今每小时滴水1立方米。去年大旱期间,1亩地平均用水量300立方米,最少用水量仅为240立方米,极大提高了节水灌溉效率,保住了庄稼,实现了丰产。”李国忠介绍。

  据悉,黄羊河农场马铃薯事业部不断加强项目团队建设,强化经营管理,改进农艺措施,推动作物栽培模式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得以全面落实。通过压减浇水时间,增加轮灌次数,全面推广使用物联网电磁阀等措施,水肥利用率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去年种植马铃薯2.47万亩,平均亩产高达4.25吨,实现利润2833万元,再次荣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良好农业规范”一级认证。

  马铃薯田间,不使用地膜,干干净净。目前,农场种植马铃薯全部采用无膜种植技术,年减少地膜使用量100余吨,降低了农田面源污染。同时,使用过的滴灌带秋收后全部回收,压碎后用于再生产滴灌带,实现了重复利用。

  在农场的节水公司,机器轰鸣,车间正加足马力生产,工人将生产的一卷卷滴灌带收卷平整、送往地头。公司实施滴灌带生产工艺优化提升项目,投资300万元新建的内镶贴片式滴灌带生产线,加工生产出小流量滴灌带,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目前农场普遍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需要水溶性较高的肥料,公司根据农场生产配齐产品。生产的肥料和滴灌带,与市面上的生产资料相比,同等质量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价;同等价格产品、质量要好于市面上的产品。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送货田间地头。”黄羊河节水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马继介绍,公司全年供应滴灌肥4322吨,滴灌带7940万米。

  各类作物精准滴灌节水又增效

  走进黄羊河农场的日光温室,辣椒育苗基地绿意盎然。随着室内温湿度变化,自动化灌溉系统适时启动,播撒细细雨雾,辣椒苗“沐浴”着水肥营养液,生机勃勃。

  “由于河西走廊天气寒凉,按照常规大田种植辣椒的方式,辣椒生育期时间不够,辣椒没有变红,就落霜了,辣椒茄果就变蔫了。我们通过设施农业进行辣椒育苗,延长了辣椒生长的无霜期,从2月中旬培育辣椒苗,温室里生长两个多月,长到16公分,4月底移栽到大田里,生长到9月25日左右,即可采摘收获。”黄羊河集团蔬菜公司经理焦发源介绍,育苗温室年育辣椒苗3000万株,供农场5000多亩辣椒基地种植。

  时下,黄羊河农场辣椒项目团队,组织职工将辣椒种苗移栽到大田。在辣椒种植基地,一台台辣椒移栽机穿梭田间,有条不紊地取苗、掷苗、栽植、覆土、灌水等流水线作业,通过机械化卸苗、转盘、放苗、补苗、扶苗等工序,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辣椒移栽的成活率。

  辣椒基地全部推行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滴灌精细化管理,采取膜下滴灌技术,亩均用水量350立方米。种植的加工型板椒类辣椒品种,辣香浓郁,肉厚椒长,深受国内客户青睐。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辣椒2000多亩,由农场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产品,亩均收入1000元以上。

  不止辣椒等蔬菜作物采取节水灌溉,黄羊河农场积极探索高效节水农艺,建立的“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2023年入选全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20项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农场在3.2万亩耕地上推广运用物联网自动控制技术,农艺师通过手机APP即可控制作物灌溉,大幅提升了灌溉效率,每年可节水5%左右,节省人工费用128万元。

  据悉,黄羊河农场耕地全面安装滴灌节水设施,改造提升滴灌首部等节水设施,建成沉砂池128座、调蓄水池11座;配合甘肃水投在农场辖区内修建调蓄水池2座。并在沉砂池配套使用变频控制设备,智能调节机井出水量和进入滴灌管道系统水量,应用小流量滴灌技术7万亩,采用宽窄行种植技术5.5万亩,实现了智能化灌溉和精准灌溉,亩均用水量300立方米以内,较传统灌溉方式节水50%以上,节水综合水平居全省领先,缓解了水资源紧张局面,为周边区域节水农业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