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宁夏: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乡村振兴“耕基”

2024年05月13日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质量更是耕地的“芯片”。近年来,宁夏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管理新路子、新方法,实践总结出农垦集团“无人农场”、平罗县“一块田”、彭阳县“一台地”等建设模式和盐池县“马儿庄”运行管理模式,为高标准农田和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建一片、成一片、兴一片提供了经验,也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耕基”。

  从“三跑田”到“宽大平”

  进入五月,温度上升,六盘山区才迎来了“迟到”的春天。行走在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陡坡村的乡间田野,眼前层层宽大平整的梯田中,标准农田建设在这里如火如荼进行中,勤快的农民来来回回忙碌着,种下春天的希望。而相伴山间的是万亩绽放中的山花,烂漫如同点点繁星,将黄土高原装扮得分外美丽。

  眼下如今的美景,其实在曾经是另一番景象。彭阳县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山是和尚头,地无三尺平,风吹黄土走,缺水如缺油”是彭阳县曾经的形象写照,曾经恶劣的自然环境让生活于此的民众苦不堪言。

  “以前这里叫滚牛洼,牛踩上去都站不住,没有草没有树,春天一季风刮得人连对面的山也看不见,秋天一季雨庄稼不少都混着泥水流没了。”据村中老人张耀儒回忆,干旱缺水、土地贫瘠是生活在黄土高原上农民最真实的写照,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农田”随处可见。

  为保护耕地的水土流失,自建县起,彭阳县持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高标准旱作梯田改造,实行改坡造地、修建梯田、封山造林等“治山改水”工程,发展经果林和特色产业,实现生态成果效益最大化。

  在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彭阳县按照“窄并宽、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的措施对原有梯田进行改造升级,打破界址、调整权属,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碎片化、经营分散化和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有效带动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让昔日的“三跑田”“皮带田”变成“稳产田”“高产田”。

  稳粮增收让耕地资源释放新活力

  截至目前,彭阳县已建成“宽大平”旱作高标准农田75万亩,彭阳县在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探索出的“一台地”模式也在宁夏南部山区实现推广,让更多梯田农户分散管理向集中连片管理转变。

  “过去耕地道路配套不健全,地也窄,两三米宽,农机根本开不上去。”在彭阳县白阳镇白岔村,种植大户吴银祥指着眼前自己家的地喜笑颜开,“现在地这样一改造,平整宽敞多了。”

  2019年,吴银祥流转了村集体土地1800亩,购置了100万元的机械,现在从平田整地到播种、植保、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白岔村支部书记梁国文告诉记者,过去村子里有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对耕地供养不足,种植入不敷出,不少耕地长年撂荒。自从白岔村被划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充分盘活利用好耕地资源。

  “以前我们村1亩地50元流转费都流转不出去,现在不少企业抢着要,每亩地的流转费可以在400元左右。”梁国文面露喜色,现在白岔村企业流转土地,吸纳村民打工,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同时,为利于机械化耕作和提高土地收益,彭阳县农业农村部门会同乡政府向村委会推荐“一户一台地”的分地模式,不再追求距离远近、不再苛求原有地块,采取归并、兑换、转让等方法,将农户分散的地块集中连片重新分配,尽最大努力做到一户一块。对农户愿意流转的土地,在只有面积没有具体位置的情况下,采取只更新调整账面数据“动账不动地”的方式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承包经营,为农业托管创造了有利条件。

  “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了种植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机械化应用,推动了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加快了土地流转,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宁夏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7年,宁夏142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将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整省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加快建设“三个百万亩”现代高效节水农业

  按照北部引黄灌区发展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发展节水农业、南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近几年,宁夏自北到南围绕“挖潜提升”“节水灌溉”“梯田旱作”扎实开展高标准梯田建设,着力提升耕地面积、地力,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旱作覆膜节水保水等技术,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也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2022年,宁夏筹措专项资金实施高效节水农业“三个百万亩”工程,按照亩均投资不低于2500元标准,全面建设片区节灌控制中心及田间自动控制系统,集成开发覆盖灌区、设施配套、管理精细、便捷高效的“一图三化”(信息化管理一张图、灌溉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片区信息管理系统,以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记者在宁夏农垦集团的前进农场中看到,随着高效节水、暗管排水、平田整地等工程措施的实施,农场将过去传统的一渠一沟灌排方式改为现代高效节水滴灌、暗管排水的管灌管排方式,将原来面积50到60亩的小条田农沟、农渠、田埂平整后形成面积500到2000亩不等的大格田,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同时,通过配套智慧监测、无人驾驶、农业机械精准复合作业等数字技术,让“变身”后的大格田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北斗导航、农机无人驾驶有效融合,实现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眼下,这片“无人农场”正探索着智慧农业的新途径。

  如今,高标准梯田建设加快脚步的同时,宁夏各地的农田空间格局也得到了优化,农田平面布局得以理顺,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观光农业、观光梯田和旅游园区也不断升级,再造了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田园风光。生态环境的系统功能、资源潜力、产业价值日益凸显。

  宁夏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管理新路子中,宁夏抢抓国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历史机遇,规划统筹,分工协作,持续推进。目前,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入148.38亿元,截至2023年底,宁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38万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581万亩,高标准农田和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建一片、成一片、兴一片,让全区粮食生产喜获“二十连丰”。

  现如今,宁夏正全力打造整省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全国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一幅幅以农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全新图景正在各地徐徐展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