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村民花钱移走20多年垃圾山建成果园 称只为感恩

2010年02月04日 来源:农村土地网 作者:新民晚报

村民花钱移走20多年垃圾山建成果园称只为感恩
村民在百果园里种栽果树 陈浩

  一片近5万平方米的垃圾“群山”,连绵起伏200多米如一片“丘陵”,困扰嘉定区安亭镇黄沈村南宅村民组的村民20多年。3个月前,垃圾山上开进推土机、挖土机,清理垃圾,覆土栽树,很快建起了一座百果园。垃圾山怎会变成百果园?昨天,记者根据村民报料,到黄沈村寻找为村民“大兴土木”的钱荣兴。

  清理垃圾

  垃圾山“藏”在黄沈村东南面一个角落里,三面环河。从曹安公路钢材交易批发市场进去,走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才能找到。两辆挖土机在挖大坑,把垃圾深埋下去,上面覆上前面挖出的好土。

  垃圾山主要是淤泥和一些生活垃圾,啤酒瓶、塑料袋……“最麻烦的是清理那些塑料垃圾。”钱荣兴说,他花50元一天的人工费,雇一些村民来分拣,“如果不把塑料清理干净,一段日子后,土会分层,好土会重新变成‘死’土。”

  花了3个多月时间,垃圾山已基本清理完毕。望着大片空地,村民们奔走叫好,“我们终于可以摆脱苍蝇蚊子,过上没有臭味的日子了。”

  臭味熏人

  说起这些垃圾山,村民们用“害人”来形容。“原先这些垃圾山沿河绵延200多米,有两层楼高。”村民樊师傅说,垃圾山存在已有20多年,占地近5万平方米。由于这里三面靠河,一些船只常到这里偷倒垃圾。附近一些河道疏浚,又有船只偷偷把淤泥倒在这里。“多的时候,每天要来一支由13艘船只组成的拖轮船队,每艘船上装了四五十吨垃圾。”渐渐地,垃圾堆变成垃圾场,再变成“群山”,村民们家里的苍蝇、蚊子开始多起来。有村民描述,苍蝇蚊子多得让你无法想象,“它们叮的地方,像蜂巢般层叠拥挤在一起密不透风,房间里像糊了黑墙。”就连1000多米外的其他村子,也能闻到臭味。

  “租地改造”

  去年10月,阔别黄沈村30多年的钱荣兴回到村里,看见垃圾山,听到村民们的叙述,心情沉重。他决定自己出资,向村里“租”下此地“改造”。但光搬掉垃圾山,荒地空着很可惜,他想建一个百果园。这一想法和善举得到了村委会大力支持。

  现在,百果园已建得十之八九。平整好的土地上,已种下了不少果树。钱荣兴引进的大多是国内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成年果树,当年就会开花结果。如桃、杨梅、樱桃、石榴、柿子、山楂、核桃、梨、枣、板粟等多个品种,从枣庄、余杭、泰州、苏州等地运来。“今年夏天,乡亲们就可以解解馋了。”钱荣兴讲起自己的规划,“果园旁再砌两个鱼池,养点鱼,让村民们尝尝河鲜。”

  在百果园和村子的接口处,钱荣兴要造一个漂亮的牌楼,把这里建成一个让村民们休闲的“世外桃源”。

  小时候与钱荣兴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现在是钱荣兴“账房先生”的村民张亚明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仅清理垃圾场和购买果树费用,老钱就分别投入了40万和380万元,加上其他费用已用掉了500多万元。”

  只为感恩

  花大钱清理垃圾山建起百果园,钱荣兴不图回报,只说了两个字:“感恩!”

  钱荣兴说,小时候家里兄妹6人,家境十分贫寒,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多亏了村里东家一把米、西家一碗饭的好心接济,父母才好不容易把他们一一拉扯大。到了他适婚年龄,因条件差,兄妹多,父母只好让他‘嫁’出去做了倒插门。20年前,钱荣兴下海经商做起生意。他先做消防工程安装,后改做房地产经营,生意越做越大。现在退休了,钱荣兴回到老家,颇有感触:“小时候如果没有众乡亲们的无私相助,也不可能有我今天的成功,现在我有能力,该感恩报答。”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