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家庭农场

现代家庭农场落户大后山

2015年05月13日 来源:包头日报

大后山

千亩作业单元种养殖项目开工现场。  (记者 吴杰 摄)

5月8日,固阳县西斗铺镇八分子村的地头上格外热闹,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多人聚集到这座后山的小村庄参加第二届三主粮“拓耕节”暨千亩作业单元种养殖项目开工仪式。这片后山的土地,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千亩作业单元种养殖项目围绕“拓耕地、见牛羊、创财富、披绿装、送健康、兴三农、保稳定”而展开,在一千亩土地上,种植1000亩燕麦,饲养一千只羊(基础母羊200至300只,出栏羔羊700至800只),在此模式中,燕麦秸秆作为有机饲料喂羊,牲畜粪便可作为有机肥还田,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一块土地,既有有机燕麦产出,也有有机肉产出,大幅提升高原旱作农业的收益。

站在人群里,固阳县西斗铺镇八分子村村民尹永胜不停地搓着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家原来有100多亩土地种菜籽,加上外出打零工,尹永胜一年的收入大约2万多元,和固阳三主粮农牧业合作社签订承包协议后,他打算在一千亩土地上种植700亩燕麦、300亩菜籽,他盘算着,即使按平均一亩地收入100多元计算,每年光种植就可以收入10多万元,再加上养羊的收入,一年至少可以拿到20万元。

在尹永胜看来,千亩作业单元种养殖项目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让后山农民的生活有了保障。“以前种了粮喂了羊,根本不知道往哪卖,而且价格上也是对方说了算,现在,我们根本不用愁销路,只管种好地养好羊,三主粮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我们的种养殖农畜产品,替我们打开销售市场。”

尝到甜头的远不止像尹永胜这样的承包户。固阳三主粮农牧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石如刚说,“固阳县有耕地面积285万亩,90%以上是旱作农田,这里的农民大多数是靠天吃饭,实施千亩作业单元种养殖项目,我们合作社把村里的土地流转回来,以千亩种植为单位,结合养殖,实行现代家庭农场这种新模式,种不动地的老年人和出去的村民,也都能从中受益。”

对于千亩作业单元种养殖项目的前景,石如刚更是信心满满。“目前我们流转土地2万亩,已经和4个村的20户农民签订了千亩作业单元种养殖承包协议。这些土地将进行有机认证,种植的燕麦、养殖的羊肉都可以进行农产品追溯,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更健康。下一步,我们还将把千亩作业单元种养殖项目模式在固阳县的其它地方进行复制,带动后山农民脱贫致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