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铜山“土地入股”流转创收益(图)

2013年08月13日 来源:农民日报

  “股田制”,如今正成为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农民关注的热词。

  什么是股田制?究竟会给农村带来什么变化,又会给农民带来什么实惠?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走访了铜山股田制试点村棠张镇跃进村。75岁的农民郝世荣告诉笔者,今年他家有2.9亩承包田作为股份入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了名副其实的股东。他笑着说:“不用下地干活,就能有粮食吃,年底还能分红,以后靠地就能养我的老了!”

  耕地作股权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

  铜山区委农工办主任李长洲从政策层面谈到,针对当前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带来的效益低下、活力不足、劳动力束缚等弊端,作为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铜山,率先进行股田制经营模式试点,为新形势下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寻了新路。铜山实行的股田制,是指在不改变农村耕地集体所有权、农民承包权和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由农民按照自愿原则,将耕地作为股权,入股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由该组织进行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农民凭借土地股权分得红利的经营方式。他说,铜山的股田制改革坚持围绕农民利益转,保证不让农民吃亏。

  那么,在推行股田制过程中,铜山是用什么方法规避经营风险,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的呢?通过调查采访,笔者找到这样一条链条: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资金入股形式控股(既保证了基础投入又为一旦歉收作了担保,还避免了个人控股)—科学制定股份及红利分配方式(通过农民种田成本核算和现实需要,以小麦、水稻实物分配为主,保证农民口粮需要,年终再根据经营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入股农户按3∶3∶4分配红利)—政府助力(对股田制推行单位给予每亩200元的补助,农机购置款给予三分之一的补助,保证其良性发展)—抓好后续服务(对不种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

  通过这个链条,可以看出,一环扣一环,多层“保险”,最终保证了入股农民的利益。

  郝世荣就是这个链条上的一个实例。他算了一笔细账,他家一共5口人的地,共2.9亩,分在四个不同的田块,麦、稻两季光打药就得十几遍,耕作麻烦。一年下来,一季小麦每亩收七八百斤,稻子每亩收一千一二百斤,满打满算,一亩地也就2000多块钱,而农药、化肥、种子、机械收种加上人工,一亩地的投入就得1300多元。一年累到头,落个“瞎”忙。土地入股后,不沾地边,每年每亩地净得小麦500斤、水稻500斤总共1000斤的口粮或等值现金,年底还能二次分红,儿子、儿媳也可以一心一意在外打工了,确实很划算。

  化零为整集约化耕种创收益

  挣钱的多少决定了“股民”的年底分红,也是股田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到底能不能挣钱呢?跃进村村委会主任马杰也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跃进村这次入股土地2500亩,共700户农民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占股52%,农民占股48%。下面又分别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植保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按照市场化进行生产经营。马杰说,同样也是种一季小麦、一季水稻,盈利主要靠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土地平整,去掉堰埂,能多整出3%~5%的土地;二是实行农资团购,省去流通环节,可节省成本10%~20%;三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运用,提高单产和质量,预计每亩可增产10%~15%;四是通过推行机械化,减少劳动力成本;五是农机对外服务和水稻秧苗销售等收入。综合几个方面,刨去粮食分配、各类投入,种粮方面每亩纯收入不少于四五百元,加上其他经营性收入,整体收入是可观的。

  农民既然成了“股民”,那在生产、经营、监督上“话语权”的大小也是其利益的具体体现。铜山股田制由股民选出的理事会、监事会实施经营管理和监督,实现股民诉求,保证科学规范运行。

  “铜山股田制有效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又切实保证了农民利益。区里还拿出100万元,对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并确定了用工贫困户优先的原则,以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李长洲介绍说。

  目前,铜山区已在棠张镇跃进村和柳新镇马楼村开展股田制试点,98%的村民已签订股田制合同,成为“股民”。

  为确保改革成功,铜山区还设计制作了农村改革跟踪调查手册,在改革试点地区和未改革地区分别选取部分群众,对农业生产投入、家庭收入等全程记录,用于年度收入测算、成本测算,以便查找问题、跟踪问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