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返乡农民工再择业 专家估计再度孔雀东南飞

2008年12月30日 来源:贺州日报

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贺州市的客运站早已开始热闹了起来。近日,记者在市华安汽车客运站看到,从广东方向开回贺州的省际客车座无虚席,车辆进站停车下来的大多数是手提肩扛行李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

  自今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外省的部分企业出现停产或半停产,严重的甚至关门倒闭,造成了大批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潮现象。小王是贺州市华安汽车客运站的一位随车乘务员,跑贺州至深圳线路已有三年的时间。小王告诉记者,往年这时候从广东开回贺州方向的乘客并不多,近一两个月的时间,乘客比往年多了几倍,而且大部分乘客都是在广东务工的人员。在距离春节尚早就踏上归乡路的他们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早日回到家乡心里倍感温暖,但另一种忧愁却又涌上他们的心头,来年的生计和出路咋办呢?

  彭春惠:等厂里效益好了再回去

  家住平桂管理区鹅塘镇的彭春惠在几天前就从广东的中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贺州。

  记者见到彭春惠时,她正准备叫一辆的士搭载行李回家。她告诉记者,两年前她到了广东中山,经老乡介绍进入小榄某制衣厂打工。“那时候厂里订单多,一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生意好的时候2000块也拿过。每个月能存上800块钱。”说到这里,彭春惠无奈地叹口气:“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在工厂附近陆续有不少制衣企业停产。厂里的同事也有了回老家的心理准备。今年下半年开始,订单越来越少。到了12月,工厂基本上处于停业状态,老板干脆宣布所有职工放假了!”

  “其实自己很舍不得离开工厂,去年过年时我们都选择留在厂里过年,因为生意比较好,订单多。”说到这里,彭春惠的眼神充满深深眷恋:“临走的时候,老板告诉我们,等厂里效益好了一定会通知我们回去上班。”

  覃翠兰:想在家乡开个小店

  从广东开回贺州的汽车里下来三四个年轻姑娘小伙儿,他们同在广东深圳一个生产太阳能照明灯具的厂里工作,现在一起结伴回家。

  “今年一开春就感觉订单少了,后来越来越差。”覃翠兰说,“往年每月工资都有一千三四,今年只有一千左右,而且今年的开销也大了,每月根本省不下钱。后来在电视上得知全世界正面临着经济危机,许多工厂正陆续倒闭,才理解今年厂里为什么订单少。”在工厂里领着“低保”过日子的他们选择了回家。

  一位小伙子也插话了:“去年我们都没回家过春节,因为厂里的订单很多,天天要加班到晚上9点,有时还要做到凌晨。但是今年三天有两天闲着,虽然不累,但这滋味也挺不好受的。”

  覃翠兰说,如果明年的形势还是不好,那还不如呆在家乡开个小店。

  周晓海:盼望在家乡找份工作

  见到周晓海时,他正在贺州市八步区召开城乡劳动力就业招聘会现场填写着自己的资料,想碰碰运气看看能否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家已经呆了一个多月的他正想找份活干过渡一下。

  今年23岁的周晓海原本在东莞一个制造家具的厂里上班,工厂生产的家具都是出口欧美国家。“今年金融危机,厂里没什么活干,休息比干活的时间都长。”周晓海说,以前一个月能拿1300多元,自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厂里积压很多家具,没有商家下订单,每个月最多只有五六百元,连基本的生活费都不够。

  工厂里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基本上处于停业状态,周晓海想找份其他的工作,在深圳辗转了一个月,工作不仅没找到,还花了不少积蓄,无奈之下只好回家。周晓海说,深圳下面的工厂现在很少有招工的,找份工作并是那么容易。以前怎么说也能攒下个两千元回家交给父母,今年一分钱都没省下。

  回家以后怎么办?周晓海说,“想在家乡找份工作过渡一下,春节以后再下去广东,总不会在家里种田地。贺州这里工厂少,恐怕也不太好找工作,工资也就六七百元,不过在家里消费低,而且不像在外面那么辛苦,没人照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