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种植新闻

四川泸州350万斤李子滞销 山高路远加工厂倒闭

2012年07月09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村民采摘成熟的李子。

  村民采摘成熟的李子。

  古蔺 李子“愁嫁” 白泥乡李子盼买家

  山高,路远,350万斤李子如愁嫁的“姑娘”,并无“花轿”来抬,这让当地百姓有点着急。

  建加工厂,加大宣传力度,引进保鲜技术,白泥乡政府拟定三套方案“拯救”滞销李子。

  昨日,泸州市古蔺县白泥乡的大片山野上,沉甸甸的李子将枝头压弯。白泥村的村民正忙着将李子采摘下来,装入藤条框中。“今年我们的李子大丰收!光我家就有两万多斤的产量,但是现在李子销量不好。”村民罗天华说。

  今年,该乡的李子预计产量可达350万斤。可是,山高,路远,大量的李子如愁嫁的“姑娘”,并无“花轿”來抬,这让当地百姓有点着急。

  瓶颈:李子加工厂倒闭

  “我乡的李子还有半个月才完全成熟,现在正是李子加工的好时节。”白泥乡党政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白泥乡的李子原来是有“娘家”的。江干李俗称苦李子,个小皮薄,饱满圆润,口味酸甜,非常适合制成果脯,深受市场欢迎。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古蔺县原来有家李子加工企业,专门负责采购白泥乡的李子,用于制成低糖果脯、果干等。1995年后,李子加工企业关门后,白泥乡的李子陷入了无人问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现状:百万斤李子滞销

  当地的水泥路打通后,先后有来自重庆、贵州、福建、广西的客商来考察,均表示白泥乡的李子很有市场。但由于没有到古蔺县的货源,运输车只能空车跑一趟来装李子,白白浪费了运输成本。

  外面的车子进不来,里面的李子出不去,李子的销路就这么“卡住”了。

  将李子集中起来,统一销售如何呢?为此,白泥乡成立了李子专业合作社,专门负责从村民手中采购李子,再联系本地经销商,供往古蔺县城等较近市场。但是由于今年气候适宜李子生长,李子丰收。

  李子收购价格普遍较低,平均每公斤约为1.2元,影响了农民采摘积极性。

  “爬上爬下的,一个人一天大概只能摘80公斤李子。”罗天华说,这些李子挑到山下卖出去,只能拿到手八九十块,只够“工钱”。因此,很多人都不愿再摘李子,转而出去务工。

  而合作社则表示,李子量大,路远,除去运输、包装费用,价格实在高不起来。

  动态:已制定三套方案

  经过研究,白泥乡政府认为有三种方案可以“拯救”这些李子。首先是建设李子加工厂,避开鲜果市场销售高峰,降低鲜果销售损失;其次,是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来考察采购;另外还可引进李子保鲜技术,将鲜果保质期延长到2-3个月,慢慢出售。

  “现在李子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也只有10来天的时间了。”如果在这段时期内,李子销售仍然找不到渠道,那么白泥乡大量李子就要烂在田间地头。

  康宁杨楚群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廖金城摄影报道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