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土地托管

委员调查河南宁陵土地流转:

2008年12月23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河南省宁陵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改革开放30年来,全县55万农民耕种着68万亩土地。由于务农收入较低,不少农民走出家门闯世界,多数家庭依靠妇女、老人来种粮种田,承包田转包、出租的事也相继多了起来。最近几年,在社会改革发展的号角声中,宁陵县的土地流转呈现出好势头。

  近日,笔者随宁陵县政协农科委下乡进行一番调查,发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下达之后,宁陵县正依照当地农民的意愿,不断总结经验,以典型引路的方法,促进土地流转工作往纵深方向发展。

  村委会牵头促进土地流转

  宁陵县阳驿乡后陈村原本是较为落后的一个村。2005年,该村在外打工的青年于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鼓舞下,回乡竞选并顺利当选为村支书。该村制订出10年发展规划,投资数百万元在村里修了八纵六横的数千米油路,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场所、剧院、文化广场、村民议事大楼,还把全村300名青壮年劳力组成3个建筑队长年在外承包楼房建筑,又把100多名年轻女子送往广州、深圳一带和厂方签下劳务合同。全村形成新的经济体系,土地不再适应一家一户种植,耕地流转趋势已经形成。

  今年麦收之后,该村村委会积极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流转。村民依外转一亩田年获700斤麦的报酬,和村委会签下流转合同,全村1000亩耕地由7位村民承包。这7位村民接包后,在可耕地上建起100亩蔬菜大棚、200亩葡萄大棚,剩余的土地全部建成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基地。等到收获时,预计该村的农业收入要比一家一户耕种责任田的总收入提高3倍。

  这种村委会牵头土地流转的形式,一要求村里有响当当的带头人,二要求村委会有经济实力,三要求村民有稳固的第二职业,四要求土地接包人有能力使土地高产增收。后陈村在改革发展中完全具备上述条件,所以土地流转充满了活力。

  公司牵头加快了土地流转

  宁陵县柳河镇袁庄村临近陇海铁路和310国道。最近几年,该村凭着灵敏的信息嗅觉,积极创新农业生产,大力发展集约经济。从2000年起,该村在首都北京创办起耀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断培植新的农产品,并拉到京城销售,使其效益倍增。该公司下属的豫兴建筑队也率300多名劳力在北京长年施工。该村在改革发展中显露出这一局面,家庭承包土地的制度就受到了冲击。

  从2005年起,袁庄村农民的土地流转给耀源公司200余亩,2007年该村又有近200亩土地流转到该公司。耀源公司在这些土地上种植反季节红萝卜及芦笋,取得较好的效益,接着又在周边的胡庄、白庄、闫庄等村接来农民流转的土地300余亩,又全部种上芦笋。该公司在加速土地流转的同时,吸引流转土地的农民加入豫兴建筑队并常年在北京打工,月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这些人的土地转包后,收入大大增加。{Npage}

  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土地流转

  宁陵县为加速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从2000年起出台优惠政策,鼓舞农民创建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黄瓜、番茄。到2007年底,宁陵县已建设温室大棚近3万座,占地近10万亩,使程楼、乔楼、阳驿三乡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农民建筑温棚需要成方成块的田地,于是土地调换、转让、重包的事就凸显出来。

  起初,不少菜农以每年每亩300斤小麦的价格,接来对方的转包地。随着大棚效益的不断增加,目前这一价格已涨至每年每亩600斤小麦。最近几年,宁陵县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中,已促使土地流转5万余亩。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此种土地流转形式还会出现更好的势头。

  土地流转能否实现双赢

  在土地流转中,发包和接包两方能不能各获其利、取得双赢呢?这是我们在调查中最关心的问题。

  阳驿乡后陈村由村委牵头,已将1000亩耕地转包给7位农民,这7位农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1000亩土地要年付70万斤麦子,折价65万元。而200亩大棚葡萄的年收入就可达250万元至280万元,其零头就可付清承包费。村民有了口粮后,也可以安心在外打工,每年可获2万元收入。

  柳河袁庄耀源公司在700亩转包田所种的芦笋,每年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如今北京芦笋市价最低为6元钱/公斤,接一亩转包地可创造6000元产值,所以年付800斤小麦是很合算的。另外,胡庄土地转让人白永林说,他跟随耀源公司豫兴建筑队在北京打工,月收入不下2500元。而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说,一座3亩大棚年盈利也在3万元左右。土地实行流转之后,双方都获益匪浅。(屈效东 胡巨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