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济南荣昌木业:前员工揭集资造林黑幕忏悔(图)

2011年07月04日 来源:千龙网

  胡先生手中的一份资料显示:2007年6月30日,受害投资人曾联名写信与“荣昌木业”法人代表交涉

  济南荣昌木业有限公司在济南先后换了4处办公地点,7年时间发展客户近2000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亿余元。近日,总经理李某因涉嫌犯罪被捕。6月22日,本报刊发《7年“蛊惑”,济南荣昌木业终露底》一文,社会反响较为强烈。济南市民胡先生2006年便加入该公司,6月24日,他携带公司的大量内部资料,披露了该公司的经营内幕并借此良心忏悔。连日来记者与之对话,窥探荣昌木业公司是如何上演这部长达7年的“皇帝新衣”骗局的。

  内心不安:拉来客户钱,内部对半分

  记者:你是如何加入到荣昌木业公司的?

  胡先生:2006年,家中老爷子在荣昌木业买了10亩林场,投资6万多元。正好那年该公司招人,我也加入进去了。很快我发现,该公司的梯队呈金字塔状分布,塔尖是总经理李某,中间部位是各个业务部的总监,塔基则是拉业务的职员。

  记者:拉来客户投资,你们是如何分成的?

  胡先生:所在部门和公司五五分成。比如拉来客户10万元投资,5万元归李某支配,剩下的5万元放到部门分配,部门再根据每个人贡献的大小来分这5万元。

  记者:客户的投资,就这么被瓜分了?到时候公司拿什么来支付本息?

  胡先生:其实,很多客户的本金、利润等都没有给,就这么一直拖着,同时再不断地拉新客户。在公司里干时,我就一直感觉自己所干的不是个正事儿,资金链早晚有一天会断。

  记者:那为何你还在公司里干,而且一干就是5年?

  胡先生:都是为了生存,为了钱呗。其实,我内心里也很矛盾,所以拉客户时,都是找那些有钱的下手。但我发现也有很多人不这样做,他们连一些家境一般的人都忽悠。虽然如此,其实业务人员大都良心不安,因为有些客户被骗得实在是太惨了。

  上下演戏:为了“钱”,托起“皇帝新衣”

  记者:公司以“托管造林”为幌子进行非法集资,内部员工都了解吧?

  胡先生:只要在该公司待上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认清这家公司的本质。公司的确在泰安等地设立了林场,还在临沂等地建起了板材厂,但实际上,有几块林场是专门拿出来作秀供客户参观的,至于板材厂,几乎就没开过工,也是拿来作秀供人参观的。一些客户参观了林场、板材厂后感觉放心了,这才投资。

  记者:公司一直在作秀,对客户的许诺更是“空头支票”,可为何还能运转了7年?

  胡先生:这就像是“皇帝的新衣”,员工们一起帮着总经理演戏。李某会让我们记住一些有关林业方面的方针政策,记住一些林业前景如何好、利润如何高的套话,然后我们再夸夸其谈给客户讲。

  对于公司的真实情况,业务员心知肚明,没有一个不了解的,但大家也没有一个不爱财的,因为拉来客户就能拿到提成,所以大家还是一起托着“皇帝的新衣”。

  记者:对于一些犹豫不决的客户,公司是怎样把他们拉进来的?

  胡先生:手段很多,比如给客户看各种各样的材料,鼓吹公司如何有背景;给客户展示公司获得的各种荣誉。这样一来,客户会产生一种信任感。

  应付质疑:不同客户,不同对待

  记者:根据目前警方的调查,济南荣昌木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共发展客户近2000人,如此多的客户是怎样累聚起来的,难道他们当中无一人怀疑荣昌木业?

  胡先生:大部分客户是被忽悠过来的,有的客户直到荣昌木业总经理李某被捕前,还不知道自己被骗了。但也有一部分客户,对荣昌木业搞的这一套很清楚,但还是往里投钱,他们主要是想赶在资金链断裂前获利,赌上一把。

  记者:有些存在质疑的客户找过来,公司怎么处理?

  胡先生:李某总会以各种理由来解释和推搪,以延缓支付本息,例如遇上金融危机了、市场大环境不好等等;与此同时,李某还会给客户们一系列的空头许诺,暂时稳住客户。如果有客户闹得厉害,公司也会有退款的情况。

  记者:时至如今,你有什么打算?

  胡先生:希望通过我的现身说法和良心忏悔,让广大投资人认清类似公司的真面目,切勿因一时的利欲熏心而做错误的决定。

农村土地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农村土地网合作媒体,农村土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闻纠错联系QQ511860292,申诉邮箱nctudi@qq.com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