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土地托管

《掺望》文章:城乡统筹之“成都实践”

2008年12月21日 来源:《掺望》新闻周刊

   政策引导、产权驱动、依法施政,成为成都新阶段农村改革突破的“三大利器”

    一年前的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项战略布署要求两地“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

,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对成都而言,不能不说是重担在肩、众望所系。从2003年起就试图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两个“改点”上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成都市,五年来一直围绕“统筹”这两个字向着农村改革的纵深区突进,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急先锋”。

    “三个集中”促进“三化”联动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源于四川省委提出的“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构想。这“三个集中”是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和统筹推进的基本方法,其目标在于通过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构成的“三化”,创造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同时也有效促进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远郊区邛崃市羊安镇是推进“三个集中”的缩影。3年来,羊安镇将新引进的40个工业项目集中到工业集中区,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镇党委书记王谚对本刊记者说,工业集中增加了岗位,农业规模经营提供富余劳动力,农民向城镇集中则为工业园区和规模经营提供了基础。

    羊安镇仁和社区已入住236户农民。社区设有篮球场和健身路径,还有图书馆和免费网吧,周末,20多台电脑前坐得满满当当,都是农家孩子。社区党支书雍长清说:“农民集中居住,就是一起向城市生活过渡。”

    与“三个集中”相衔接和补充的是“三大工程”,即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从近郊到远郊,直到最偏远的角落,“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使众多农民的命运发生转折。

    大兰村是龙泉驿区最偏远的山村。2005年水果丰收运不出来,200多名干部用手推车拉了3天,农民还没挣上钱;2006年大旱,政府给群众送生活用水就花了400多万元,人称大兰村为“大难村”。去年7月,大兰村与相距30多公里的城郊村龙华村合并,1654位村民陆续搬进了新建的公寓楼。{Npage}

    “这次搬家真正让我有种翻身做主人的感觉。”45岁的张代萍说,山上生活苦得让人恼火,砍柴时手经常划得稀烂,一天忙到黑肩膀酸痛得不敢摸。儿子为了离开山里,前年出去当“上门女婿”去了。如今,张代萍与丈夫均办了养老保险,她新居面积120平方米,价值60万元,村集体还分给家30平方米铺面,每年出租收益5100元。她将山上的12亩承包地流转给一家企业种草养牛,每年流转收入6000元。每月她与丈夫打工约收入1200元。刚刚高职毕业的女儿也在社区幼儿园找到了工作。

    针对这些实践案例,四川省委主管官员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了“三个集中”促进“三化”联动的具体思路:

    一是推进工业集中发展,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保护环境,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工业引擎。将原规模小、布局散的116个工业开发区,通过规划调控和政策引导,归并为21个主导产业突出的工业集中发展区,目前入驻企业1470户,工业集中度达65%。

    二是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转变。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农民新居工程,五年来新建城乡新型社区602个,38万多农民入住,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63%。今年4月成都市出台的《促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向城镇居民转变的意见》,曾引起广泛的议论。它首度将“成都籍农民工”纳入了经济适用房与限价房的申购人群。4月24日,成都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公布《成都市房产管理局关于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申购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其中涉及进城务工人员申购经济适用房的资格条件、审核资料、房源保证及档案管理等细节。执行细则的出台,意味着成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对非城镇户口的正式“破题”。

    受访家认为,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的保障范畴,不仅突破了住房保障的户籍限制,更让农民工在“进城”迁徙的过程中能够无差别地享受住房政策,这对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无疑具有标本意义。

    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针对被城乡二元体制“伤害较深”的农民工群体,特别推出了与城镇居民无差别的“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针对征地“农转非”劳动人口,推出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对尚有耕地的农民推出了“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将户籍限制的突破,与落实社会保障的衔接、充分就业及住房保障等,在改革措施中捆绑设计、统筹考虑。

    三是稳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目前全市43%的耕地面积实现了规模经营,培育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15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11个,带动农户面达65%。 {Npage}

乡村“资本潮”涌现

    近五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成都市今年初以“确权赋能”为着力点,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以完善,生产力进一步解放,耕地得到保护,为新一轮农村改革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

    “确权赋能”,是将宪法规定的农村各种产权通过权证的形式确定到户,使之成为农民法定的资产,并赋予可流转的、市场化的资本禀赋。这一举措着眼于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不仅落实了土地承包权登记制度,而且为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了市场环境。

    “确权颁证到农户,盘活资产快致富”,在双流县兴隆镇,类似的标语格外醒目。瓦窑村农民胡易明向记者展示了“四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即宅基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集体林地使用权证》。他说:“我们农民最大的财产一是土地,二是房屋,这‘四证’才是真正的定心丸。”

    与“四证”同时发给农民的还有“两卡”,即耕地保护卡和养老保险卡。成都市和下属区县市两级财政每年拿出26亿元设立耕地保护基金,耕地保护补贴标准为基本农田每年每亩400元,一般耕地每年每亩300元,扣除10%的土地流转担保金和农业保险,打到农民“耕保卡”上的数额分别是360元和300元。根据本人意愿,也可选择将耕保补贴转到养老保险卡,抵扣保险费。

    农民可查询“耕保卡”上的金额,但不能领取。成都市规定农民男到60岁、女到55岁,经耕地保护协会确认自己的承包地没有遭受破坏,方可一次性领取耕保补贴,否则将予以扣除。目前,各村均成立了耕地保护协会,小组成立了分会,专门设有耕地保护义务监督员。

    今年4月18日,瓦窑村59岁的农民冯正昌领到了“两卡”。他家5口人,共有5.5亩承包地,去年“耕保卡”里有2450元,抵扣4个人每人480元的保险年费,目前“耕保卡”还结余530元。他说:“这个办法好,耕地年年要保护,如果你破坏了,或者租你地的人破坏了,你就得不到耕保金。”

    截至目前,成都市206个乡镇参加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共涉及农户58万多户,已有60%完成入户摸底调查,45%完成土地测绘,27%完成确权方案公示,11%完成确权颁证。按目前进度,估计两年内全市可完成确权颁证工作。在确权到户、耕地保护的前提下,成都市尝试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目前,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集体林地使用权等“四权”流转。截至8月底,全市在确权颁证后实现产权流转10917宗,金额1.3亿多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