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延川县关庄镇岔口村纪实
发表于:2015-09-12 12:39
现在农村大部分农民都有土地还有粮食直补款,和退耕造林款,还有镇府补贴,土地30年不变,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也是农民然而他们分劳力地时因年龄不够或者没结婚没赶上,分地时老人上了60岁的(父母辈)必须退劳力地,这些人现在25-40多岁,他们现在上有老下有小(都没土地),为小孩上学被迫住城里-大家都知道现在延安农村学校乃至大部分乡镇学校都已倒闭甚直至幼儿园都没),今年经济不景气打工没人要,开店遇上生意难做关店潮,摆个小摊,城管东西拿走运气差的还被打被罚,回农村没地种,极少部分人还能当作贫困户,享受国家低保,25-40岁年轻力壮,这些当然轮不到,好不容易村里给油矿卖地分钱还按劳力(村里只有极少部分人有劳力,这让大部分人觉得心里很不平衡)分。
土地30年不变是国家政策,我们没有办法,村里这样卖土地(卖土地时村支书和村长在大部分村民不之情的情况下私下都卖了)合法吗?而且说是一次性永久性卖给延长油田?是否应该通过村民、村委会、村干部?卖的价格是否合理?卖地的合同是否应该给村民公开?分钱按劳力分有什么根据?村里分红人员名单为什么不公开?为什么有部分参与分钱的人都不是本村村民,基本都是村干部的亲属?村里每年的出入账为什么不敢公开?为什么只有当过村领导(村支书和村长)的人才知道每年村子进账多少钱?村里到底被延长油田占了多少地?村集体的多少面积?私人的多少面积?每年油田公司给村里固定多少钱?
土地30年不变,问题就出来了,分地时没赶上分地的要不是社会的主流(25-45岁,这部分人是社会主要是生产者,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人群),要不就是丧失劳动力或者是过世。没赶上分地的农民就不应该有土地吗?丧失劳动力的那部分人还有能力种地吗?过世的那部分人的土地怎么处置?是由子女继承吗?没子女的怎么办?有一个子女还好,子女多的怎么分?这些矛盾不是我们小老百姓就能解决的,我个人觉得必须有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条款。
种地收入,多少年来不给国家出一分力,不给国家出一分钱,拿国家的补贴,就因为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家族都有劳力,剩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劳力,现在我们村当村干部已经成了一个发财致富的行业,每次竞选村干部都明争暗斗,每一届领导上台都有土地被卖出,这样卖下去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每一届领导上台都把废弃的学校大修一遍花好一大笔钱,这很明显是给日后的贪腐做铺垫,村里修学校有没有做过预算?工程有没有招标?为什么工程最后是村领导的亲戚承包?领导下台甚至没到换届就因为村民查账导致村领导主动下台,或者无奈交出权利,贪腐的事就不了了之。村支书由村里边的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所以村支书选举可操作性更更简单,每次带头查村支书问题的都是本村党员最后村支书被查下台带头的人又被选当作村支书?现在农村年轻一点的都为子女求学居住城里,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村官一手遮天,村里卖地甚至成为他个人和油田的交易。 村里的退耕惠农补贴款和相关福利甚至村民都不知道都是不是被村支书和村长享受。村里享受国家低保的有些甚至是有工作的年强力壮的,部分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都没能享受,这些人不乏是村干部的子女家族成员。
村里有好大一部分土地都被村干部承包给外地人植树造林,参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享受政府惠农补贴。这些本村村民都是后来才知道,这些补贴款都去哪里了?希望相关部门给予关注
作为我们这部分农民的生计该怎么解决?种地没地种,国家惠农政策又享受不到,又赶上小孩上学不得已住在城市,住城市又没工作,老人也需要尽孝。
2013年遭遇罕见暴雨灾害,导致大部分民房成危房,促使城市改造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可有谁注意到曾经生活在所谓的危房、民房、棚户区的人。我们就是生活在山坡上破旧不堪的烂平房、旧窑洞的人。这些人有些一大家子三代人乃至四代人为了小孩上学不得已租廉价房挤在狭小的房屋内生活,现在倒好,平房、窑洞大部分被拆,房租狂涨不算,主要是租不到房子。两个主要的劳动力有力无处使,女性得照顾一家老小,得接送小孩,得做饭;男性找不到工作,这些人的生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希望广大民众关注我们这一部分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城里而且又深深被贪腐者无形欺凌的人。
本贴不针对任何个人及企业单位,只是本人觉得政策上有漏洞才促成此类现象。希望大家广泛传播引起相关部门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