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叶县杨令庄砖场疯狂蚕食耕地有恃无恐
发表于:2013-03-29 18:07
本网讯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保安镇杨令庄砖场通过骗取方式获取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许可手续,长期非法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的实心黏土砖的勾当,疯狂蚕食周边耕地、山体,群众多次向镇政府、国土局举报,至今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反而这家砖场的规模却越做越大。面对记者采访,砖场负责人辩称,生产黏土砖是因为新型墙体砖没有销路。对于毁田挖山一事,对方居然振振有词的辩称:“我们有合法手续,这样做是为了平整土地!”
近日,记者连续接到叶县保安镇群众举报,反映当地杨令庄村西头的砖场置国家严令禁止文件于不顾,破坏田地、山体,大肆生产黏土砖,先后破坏耕地数十亩,紧挨的山体也被挖得千疮百孔,虽经多次举报,相关管理部门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更让人惊讶的是,该场持有的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许可证,是通过骗取的方式取得的,如果不是检查,从来不生产新型墙体砖,一直生产的是“实心黏土砖”。
俯瞰砖场,周围千疮百孔
砖场取土大肆破坏的山体
3月22日中午,按照投诉人举报的线索,记者前往实地调查。站在砖场上面的山岗,下面的情形尽收眼底,占地近百亩的场院里,摆放整齐的黏土砖坯林立,烟雾弥漫之中,购砖的车辆往来穿梭。据知情群众讲,砖场存有一堆粉煤灰,那是应付检查时装门面的,但在生产过程中却从来没有用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还是黏土。
记者来到砖场附近询问,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告诉记者,该砖场原来是村里的企业,因生产黏土砖被上级相关管理部门勒令强行关闭。几年前,保安镇政府所在地一位毛姓老板通过关系办了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许可证,直接就生产黏土砖。对此,老人气愤地说:“管理部门也不是瞎子,早就知道这个砖场的的手续是骗取的,放任不管的主要原因,还是受了砖场的贿赂!”
进入砖场办公室,一位中年汉子马上热情上前迎,当得知记者了解砖场生产一事,似乎较早有准备的他马上解释说:“我们取得了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许可证,是全县为数不多能够保留下来的砖场,属于合法生产!”对于开挖农田、破坏山体取土,对方给出的答复是:“我们经过县国土局批准,属于平整土地项目,然后用造出的土地来置换其他废弃的土地,是合法取土!”交谈中,他眉飞色舞地夸口说砖场先后平整土地20多亩,还得到了县里表扬。然而,当记者对其打着“新型墙体材料”的名义,非法生产“实心黏土砖”提出质疑时,对方一时语塞,沉吟良久才极不情愿地为自己开脱道:“全省的‘新农村建设’停了,农民还是希望用黏土砖建房,我们(生产黏土砖)也是迫于无奈!”
记者又来到叶县国土资源局,了解杨令庄砖场土地平整事宜,接待的金姓副局长听过情况介绍,当场予以否认:“土地平整项目有一套复杂的招投标手续,砖场根本不具备资质,别听他们胡说八道!”然而,当记者追问砖场破坏耕地、开挖山体如何查处时,金副局长答复说:“以前县里有黏土砖治理整顿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局,现在这个机构取消了,如果不是上级督办,我们也没办法!”
实心黏土砖,俗称“红土砖”,上世纪90年代被广泛用于建筑领域。如今,由于对资源环境产生极大破坏,实心黏土砖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禁止生产使用范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曾联合公布《第二批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城市名单通知》,平顶山市作为第二批“禁实”城市赫然在列。国家早已明令禁止黏土砖场生产,可叶县杨令庄这个砖场为何还能肆无忌惮地上演持久战?叶县相关职能部门究竟是如何监管的?在这个黏土砖场的利益链条上,到底捆绑着哪些官员的利益,记者将继续关注。
相关链接:
《关于切实巩固黏土砖瓦窑场治理整顿成果的意见》(豫政办〔2009〕35号),意见明确提出,全省各地必须严格执行关闭黏土砖瓦窑场的政策,严防黏土砖生产出现反弹。对违规生产黏土砖或以新型墙体材料名义生产黏土砖的场所,由市、县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会同乡镇政府限期拆除,并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其中,属于非法用地或非法取土的,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依法查处;属于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擅自经营的,由工商部门依法查处;对涉嫌非法占用耕地罪或非法经营罪的人员,由国土资源或工商部门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