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神秘客购限价房小区48个车库 一名公务员买5个

2010年06月03日 来源:钱江晚报

神秘客购限价房小区48个车库一名公务员买5个
宁波宁馨园小区的地下车库。

  这几天,宁波江北区宁馨园业主中间风传着一个消息:住在该小区的一名黄姓公务员一口气买下了小区48个地下车库。

  这个消息令业主们“群情激愤”,宁馨园是一个限价房小区,这名据说在市级机关任职的公务员为何能在限价房小区买房?他有权利一下子买这么多车库吗?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昨日进行了调查。

  居民说,神秘客买走48个车库

  “我们小区48个车库全叫一个人买走了,以后我们想买怎么办?”昨日,家住宁馨园的崔先生向记者报料,买车库的人姓黄,是宁波市级机关一名公务员。

  昨天晚上7点多,记者来到小区采访,见到了报料人崔先生,他说,一个月前,居委会有人告诉他们,小区4幢和5幢之间剩下的48个地下车库全被一个人买走了。起初他们不晓得是谁,上周四傍晚,小区里突然开进了几辆装着钢筋的货车,停车后,住在小区里的黄先生和家人开始把钢筋往地下车库里搬,他们这才知道,黄先生可能是买主。

  果然,小区物业证实说,黄先生曾向他们口头登记,48个车库全是他的。

  “自从车库改用仓库后,半夜经常有车辆出入,晚上十二点,甚至一点,喇叭声吵得人睡不着觉。”崔先生说,而更让大家生疑的是,作为一名公务员,黄先生哪来那么多钱,他一个人可以买走那么多车库吗?

  “住在这个小区里的人,经济条件确实不是很好,但以后如果要买,全被他买去了,我们怎么办?”听说有记者在采访,徐师傅也赶来向记者诉苦。他说,因为这事,有业主跟黄先生吵了好几次,吵急了,黄先生透露说,其实他只买了5个,其余的是一名温州商人买的。

  这个消息令大家更加无法忍受,“有规定说,车库只能卖给小区业主,温州商人又不住这里,他怎么能买。”徐师傅觉得,这位神秘的温州商人侵犯了大家的权利。

  公务员如何入住限价房小区

  记者调查后了解到,黄先生确实是宁波市级机关一名在职公务员。

  在百姓心中,公务员收入不错,现在能一下子买下多个地下车库的黄先生为何当初能住进限价房小区?

  宁波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宁馨园是2003年宁波推出的保障房工程,作为限价房,当时在全国还是首例。

  这位工作人员说,当时申请限价房,政策对是否是公务员身份没有做限制。按照2003年的限价房政策,申请对象除满足基本的户口、年龄等条件外,在住房这一块的要求是,“无自有住房、承租公房或所拥有的自有住房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小于18平方米,家庭人口在2人或2人以上。”但对人均收入这一块政策并没有限制。

  宁馨园是在2003年挂牌的土地,在随后的两年不到时间,所有房子都申购销售完毕了。也就是说,宁馨园所有的业主都是在2003年的限价房政策下买到房子的。因此,黄先生当时申请限价房也是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的。

  政府部门:小区业主方可购买车库

  宁波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宁馨园小区的住宅房和商业性用房、车库是分开销售的。住宅房,开发商在出售前必须经政府批准,购买者必须持有准购证才可购买,而商业性用房和车库则是完全市场化操作,由开发商自行出售,但买方必须是本小区的业主。

  此外,这位工作人员也说,对于一个人到底能买几个车库,政策并没有做硬性规定。

  据他了解,作为保障性住房,因为宁馨园业主的经济状况,地下车库一直卖不出去。开发商还曾因此要求政府回购,不成,之后开发商就委托了一家中介,进行低价销售。

  黄先生:我买了5个,其余是朋友买的

  记者昨天致电开发商三环房产,负责车库销售的高经理说,宁馨园小区是2005年10月交付的,当时共建了204个地下车位,由三个大型地下车库组成,4幢和5幢之间的车库共有停车位53个,小区建成后一直没有人购买。两三年前,为了尽快卖掉这些停车位,他们对这其中50个停车位进行了改建,用钢架隔开,铁皮封住,再加一道卷闸门。

  高经理还告诉记者,“车位改建成车库后,卖掉了5个,其余48个还是无人问津。”这些年来他们想了不少办法,始终卖不动,于是去年年底,委托一家房产中介销售,效果不错,48个车库全卖掉了:“我印象中,48个车库是两个人买走的。”

  据介绍,地下车库价格根据地段位置有所不同,便宜的也在5万左右,按此计算,48个车库需要240万。

  晚上8时30分,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黄先生,他们一家人刚从外面回来。看到记者采访地下车库的事,黄先生和家人有些不高兴。黄先生对记者连连摇手:“我只买了5个,其余是一位朋友的,个人隐私不好透露,要知道你们自己去调查。”

  黄先生的妻子听到业主们质疑车库改作了仓库,非常气愤地质问记者:“难道我自己的车库不能给我侄子放东西吗?”对于记者其他的问题,夫妻俩有些不太耐烦,“你们听他们的好了,我们不说什么。”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