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农业要闻

杂草盐碱地变身金黄水稻田

2018年09月26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李锐

  本网记者李锐

  9月23日,在吉林省镇赉县的中农熙丰镇赉试验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正对使用“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的水稻进行理论测产。测产结果为:一年期施用改良剂的地块平均亩产461.3公斤,两年期施用改良剂的地块平均亩产498.3公斤。

  中农熙丰镇赉试验示范基地于2017年3月建设,占地面积1200亩,属于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镇赉项目区建平区片。2017年,北京中农煦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对基地内的重度盐碱地进行修复。在当年,修复后平均pH值由修复前的9.7降为8.5,平均含盐量由0.81%降为0.17%。

  北京中农熙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盐碱地改造技术研发和提供盐碱地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以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依托,由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试验,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理盐碱地新技术——“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成功解决了盐碱地改造过程中反复出现的返盐碱和容易造成次生污染这一世界难题。

  2017年12月9日,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陈温福院士、岳国君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吕永龙院士、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高铁生院士等30多位行业专家对该技术进行了成果评价,认为:该项技术关键在于发明了由多级别惰性物理材料配制而成的“物理颗粒制剂”和由多种嗜盐抗碱型曲霉菌群组成的“微生物制剂”,形成了一套安全有效治理苏打盐碱地及滩涂盐碱地的新技术,解决了盐碱地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顽固性返盐碱问题。

  该技术先后在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五省的10多个县市20余个示范点累计示范7000多亩。其中,苏打盐碱地改造后三年,水稻平均亩产达到450公斤,大豆、蓖麻和高粱等作物平均亩产比治理前增产30%以上,检测土壤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李玉在看到水稻长势及理论测产结果时,赞叹道:“原来的风沙、盐碱、干旱地区能够有如此产量的水田,施用这项技术改良剂的水田当年产量就能达到400公斤-500公斤,这项技术很值得推广。”

  随后,中农熙丰盐碱地治理吉林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中农熙丰董事长陈振东说,公司将联合院士、专家等科研人员继续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研发和整体解决方案,为我国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做出贡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