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河北唐山:“三产融合”为民开辟致富路

2018年05月19日 来源: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和产业融合的新路径,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创建省级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休闲农业星级企业5个。通过建设一批规模化特色种植基地,培育农字号龙头企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农业+旅游”三产融合新模式

  四月梨花白如雪,在迁西县东莲花院乡梨花坡上梨花绽放,如雪似玉,十公里花海飘香醉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一年一度的“梨花节”正在这里举行。迁西梨花节期间,美食节、传统民俗文化展演等精彩活动将一一呈现,每年都会吸引一万多名津京冀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东莲花院乡素有“花果之乡”的美誉,境内百年梨树随处可见。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迁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就落户在这里。

  村民杨铁柱在村里开了一家农家乐,他告诉记者:“以前都是靠天吃饭,种点果树。随着“花香果巷”项目的落户,来旅游的人越来多,自己开了一家农家乐,现在年收入能达到六七万。”

  作为全国第一批10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之一,以“山水田园、花乡果巷、诗画乡居”为规划定位的“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总投资15.67亿元,规划面积6.93万亩,涵盖东花院、东城峪等12个行政村。

  项目依托田园风光、原乡文化,以花、果为主题,以建设油用牡丹、猕猴桃、小杂粮产业为特色,以生态为依托,以旅游为引擎,以文化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唐山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主导开发花乡果巷特色小镇项目的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国艳介绍,如今,梨花坡富贵牡丹产业园已探索出“安梨+油用牡丹+二月兰”共生模式,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确定为油用牡丹示范基地。引进一套梨汁深加工生产线,并且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发一种新型的牡丹油脂提取技术,将极大提高牡丹的出油率。

  “安梨和牡丹的深加工项目将是我们的主要利润来源。现在一公斤牡丹油可以卖到400元以上,每亩牡丹可生产250公斤花籽,出油50公斤,利润非常可观。”张国艳说,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就业3500人,项目区增收8亿元以上。

  做活“农业旅游”是唐山传统农村产业向旅游业发展的有益探索,在生态底色上描绘新农村,在田园风光里发展新产业,使众多落后的村落找到了“生财之道”,也使农业、农村焕发出了新生机。

  龙头带动产业化三产融合新动力

  唐山作为农业大市,发展最快的还是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龙头企业+基地”的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在滦县军英畜牧有限公司奶牛养殖基地,每头奶牛身上都干干净净,看不到粪便污泥;现代化的挤奶大厅里,全自动挤奶机缓缓运行,排队等候的奶牛有序进出行动自如。刚挤下的新鲜原奶经封闭管道直接进入奶仓;收集的粪便,有的运到沼气池生产沼气、沼渣沼液,有的运到蚯蚓养殖场养起了蚯蚓;日光温室大棚里瓜果飘香,用沼渣沼液、有机肥种植的果蔬绿色有机;养鸡场里,蚯蚓喂养柴鸡,鸡蛋做熟后蛋黄金黄,既营养又好吃;蚯蚓加工厂里一片繁忙……

  滦县军英畜牧有限公司就是当地一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要进行奶牛养殖、蚯蚓制药和蔬菜、花卉种植,走的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牧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奶牛养殖场占地1000亩的养殖场,奶牛存栏5500头,日产奶量40多吨,光奶牛就可年创利润2000万元。牛粪便制成的有机肥料还可年创利润600万元。”在滦县军英畜牧有限公司的带动下目前茨榆坨镇镇共有牧场10家,奶牛存栏10000余头,既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军英畜牧有限公司打造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推行“六统一分”集中寄养模式,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品种改良、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机械挤奶、统一档案管理、分户饲养,开创了当地奶牛养殖模式变革的先河。该园区不仅实现了养殖产业链的延伸,更实现了生态化、立体化、循环生产经营模式,使牧场内部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到了优化配置,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提高。

  像军英牧场这种集规模化、智能化、组织化等于一体的畜牧养殖及经营模式,正在不同程度地拉动着地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服务业等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而这个牧场只是唐山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唐山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实施玉田中华老字号产业园、丰润蒙牛乳业产能扩容等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200个,打造省级农业产业联合体6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1%以上。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批规模化特色种植基地,培育农字号龙头企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互联网”三产融合发展添活力

  位于毛庄镇的佳音果蔬专业合作社园内,一箱箱新鲜的蔬菜“整装待发”。“这些蔬菜都是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平均每天外销千余斤。”合作社负责人秦好玲介绍说。

  2013年起,秦好玲便开始试水“互联网+”的销售模式,逐步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城市建立起了100余人的销售网络,主打高端农业市场,销售精品农产品近10种,全部为合作社自身出产,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传统销售模式更多适用于大宗农产品交易,要想销售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就要建立新的销售渠道。”秦好玲觉得互利网为合作社打开了一扇新的市场之门。

  用互联网销产品是近年来乐亭农产品销售的新兴渠道。面对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乐亭构建起了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互连网+”体系,引入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数十家,在全县普及推广、培训指导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诞生了“赵老敢绑蔓夹”等一批农业电商品牌。

  “互联网+农业”是唐山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成为了唐山农业营销增收的“利器”,推动着经营模式除旧布新。面对新的农业发展趋势,唐山大力革新农业生产机制,探索建立更具活力、适应性的配套经营体系,补齐原有机制下的发展短板。通过新型农民、新的技术、新的销售途径,加快了唐山农业创新的步伐,也为唐山一二三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增添了活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