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养殖新闻

四川:创新机制 畜禽屠宰监管上新台阶

2018年05月03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畜禽屠宰一头连着畜禽养殖,一头连着食品消费,是肉产品走上餐桌的关键环节,在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四川坚持以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为根本目标,以优化布局、转型升级、规范经营、强化监管为首要任务,以狠抓基础建设和机制建设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畜禽屠宰监管能力和手段,构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夯实基础促转型升级

  四川作为生猪屠宰大省,生猪定点屠宰场(点)过去较长时间存在“小、散、乱、多”的问题,不利于落实日常监管,也严重制约着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自2015年5月起,四川开展“扫雷行动”,对生猪定点屠宰资格进行了全面审核清理。按照“压点减数、提档升级”总要求,以市州为单位,按照县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把控生猪屠宰场设立标准,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生猪屠宰企业。

  经审核清理,目前四川省保留生猪屠宰场(点)1816家(A类企业289家,B类企业1527家),关闭取缔了1160家,成效显著。

  强化各方责任落实

  四川省为全面推进生猪屠宰细化管理和落实监管责任,从落实 “两大责任”入手,即屠宰企业的主体责任和官方兽医的监管责任,通过屠宰企业与官方兽医的协调配合,构建起坚实的质量安全屏障。

  屠宰企业是屠宰行业的主体和基础。为了规范屠宰企业管理,四川省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召开会议,建立起了屠宰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编制了《生猪屠宰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建立了19项生猪屠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统一制作发放了生猪屠宰企业18项记录表册,要求屠宰企业对照责任清单细化主体责任,规范内部管理,主动作为,认真填写记录表册,做到心中有数、行为有据。

  官方兽医驻厂监管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为了厘清官方兽医的监管责任,四川省编制了《生猪定点屠宰场驻场官方兽医责任清单》,建立健全生猪屠宰精细化监管、无害化处理制度等4项检疫监督管理等制度,统一制作发放11项屠宰检疫相关记录表册,保证官方兽医责任清单明细化,工作流程痕迹化。四川省多个市(州)举行检疫技能大比武活动,不断提升执业队伍专业素质,为全省锻造了一支技能过硬的兽医队伍。

  屠宰企业与官方兽医在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上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四川省梳理制定出《生猪屠宰场精细化监管流程》、《生猪屠宰工艺流程》,具体明确了生猪屠宰全过程的监管流程和工艺流程,重点把好生猪屠宰监管“六大关口”,即“入场查验关、检疫申报关、宰前检疫关、同步检疫关、同步检验关、出场申报关”,并在重要关口和关键环节明确了具体管理事项,实现生猪屠宰监督管理与生产加工全链条无缝对接。

  创新监管机制

  全面落实屠宰企业质量安全监管,一方面通过落实“瘦肉精”监督抽检、规范屠宰企业的代宰行为、将品质检验与检疫同步开展,启动 “动物移动严管行动”、做好检疫证明联网电子出证工作、规范屠宰环节监督管理工作等日常监管保障畜禽安全,特别是“瘦肉精”监督抽检成效显著。借助“屠宰环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目标考核检查”,组织了21个检查组,对全省21个市州60余家周报、月报屠宰企业进行了“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检查,全省共进行“瘦肉精”监督抽检193万余头次,抽检结果均为阴性,农业部组织的监督检测、风险监测和飞行检查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或在规定限以下。

  另一方面,四川也在进行机制探索创新,寻求新的发展。一是加快互联网在生猪屠宰监管工作上的应用,提升屠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信息化程度,构建了全省生猪屠宰规模化企业“智慧动监”信息系统,在全省动物卫生监管信息平台基础上,运用“互联网+”的思维,采用“ppp”模式,成功引入企业合作投资,完善监管平台建设并拓展应用。系统平台集成了22个子系统软件,均兼容移动智能终端,可实现信息采集智能化、重点环节监控可视化、关键控制点物联化、各子系统之间关联化,也可实现从养殖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和可追溯。二是积极探索家禽规范集中宰杀和区域禁宰模式,同时还在成都、遂宁、广元等市积极推进家禽规范集中宰杀和区域禁宰模式试点工作,从抓规划制定、地方立法、政策引导、社会宣传、监管强化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石渠等高寒牧区以国家包虫病畜间防控试点项目开展为契机,推行牛羊集中屠宰,全县共建设了5个牲畜集中屠宰场,采取法规、行政、经济等手段,引导牧民接受集中屠宰的理念,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屠宰习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