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河南省镇平县贫困户杨华玲脱贫记

2018年04月22日 来源:农民日报

  四月的河南省镇平县已是山花烂漫、草长莺飞。老庄镇凉水泉村深度贫困户杨华玲正在厨房里帮工,每天只要在学校帮忙做完营养午餐就可以回家给年迈的婆婆做饭。

  “以前在镇里的饭店做杂工,每天晚上八九点才能回来,家里老的小的也顾不过来,累死累活一月才千把块钱。如今,政府给我盖了新房,在村小学给我找了帮厨的公益岗位,我能在家门口挣钱和照顾家人了。”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是村里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崭新的贫困户安置房背靠着郁郁葱葱的青山拔地而起,整洁漂亮;彩砖铺设的广场上,大屏幕电视差不多有两层楼高;小游园、凉亭、小竹林像一颗颗小珍珠,点缀在广场周边,在微微的山风中摇曳着、顾盼着,让人仿佛置身于都市花园。

  新房子开启了新生活

  沿着宽敞干净的排前道路来到杨华玲家,新的布艺组合沙发上,80多岁婆婆正津津有味地收看着戏曲。听到人声,老人赶紧起来给我们让座,趁着杨华玲给婆婆做饭之际,我们和老婆婆聊了起来:“扶贫政策真好哇!要是没有扶贫,俺们一家人不知道啥样儿呢!”

  今年43岁的杨华玲是典型的“因灾致贫”人口。2005年夏天,她的丈夫在务工时因安全事故离世,留下三个孩子和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家里只剩下杨华玲一个劳动力,她每天翻越海拔1000多米的盘道岭到镇上打零工,还得兼顾家里的农活来维持家用。公公婆婆行动不便、用药不断,正在上学的三个孩子吃穿用都需要开支,山里人多地少,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杨华玲这个倔强的女人,为此不知偷偷流过多少泪。

  “看,这是我家原来房子的照片。”交谈中,杨华玲拿出几张老照片。过去杨华玲一家生活在一个小山沟里,石砌的围墙摇摇欲坠,几间旧房阴暗潮湿,室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新生活带来了新希望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杨华玲一家被纳入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对象,家里六口人被纳入整户最低生活保障,分包凉水泉村的镇平县委书记李显庆被指定为她家的帮扶责任人。

  谈及生活的变化,杨华玲扳着手指向我们算起了账:一家人低保每人每月143元,一年八九千元收入;自己被安置到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村小学做炊工,每年收入超万元;金融扶贫、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去年又是七八千元,再加上自己抽空在附近建筑工地上打零工和家中种地所得,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除了直接的可持续受益,杨华玲还娓娓算起了间接收益账:女儿去年考上河南师范大学,享受到4000元补助,县工会、团县委又资助2000元,女儿很争气,学习好,年初又获得5000元奖学金;两个儿子正在读小学和初中,不仅没有学费,每年每人还获得补助2500元;去年公公意外去世,政府买的人身意外保险起了作用,保险公司赔付1万元,自己因为孝顺双亲被评为“感动镇平十大人物”,又获得奖金5000元;最让杨华玲高兴的,是婆婆时桂芳已签约免费慢性病用药,吃药看病再也不用害怕了!

  “这都是党的政策好,一家有难大家帮。”杨华玲,这位饱经沧桑的倔强女汉子,眼里闪着点点泪花。透过她的泪珠我们看到的,是杨华玲悄然开始的幸福生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