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乡村旅游 > 旅游资讯

蒋立新:8点建议助乡村旅游发展 振兴辽宁乡村

2018年01月29日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1月29日讯辽宁省政协委员、锦州民进副主委、锦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蒋立新在此间召开的辽宁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她认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是辽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乡村旅游产业正在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省乡村旅游产业已进入全域旅游大发展、提档升级创品牌的关键阶段,2016年全省旅游总收入为42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5%;201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47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2016年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1267.5亿元,乡村旅游人次13461.9万人次;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14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乡村旅游人次150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辽宁全省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特色餐饮型、依托服务型、采摘体验型和庄园民宿型等几大类型。乡村旅游基础条件较好的1261个村,已经建有餐饮类农家乐10000余家,农家客栈2660家。

  蒋立新说,虽然辽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总趋势和国内浙江、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省份相比,辽宁省乡村旅游在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标准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划的统筹引领,各部门在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上仍未形成强有力的联动机制和政策体系。从辽宁全省14个市来看,在发展成效和水平上,各区域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蒋立新提出八点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明确乡村旅游区域发展重点。依托辽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综合考虑地域区位、功能定位、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各区域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形成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编制全省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发展专项规划,重点推进11个扶贫村乡村旅游规划制定和实施,并纳入全省重点规划体系,加强相关规划间的有效衔接和统一管理。要创新产业规划设计,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布局合理、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引领乡村旅游高质高效发展。

  二是,制定扶持政策,创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和国内先进地区经验,积极引导好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推动农家乐的产业化发展和提质升级。围绕国务院和省政府已经颁布的有关旅游改革发展、投资消费、旅游用地和“引客入辽”等重点扶持政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向乡村旅游发展给予倾斜支持。加强与省农委、扶贫办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扶持。在重点推进农家乐集中连片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专业合作社、企业主导型、产业集聚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实施品牌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通过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强化行业自律,统一服务标准,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已经实现集聚化的农家乐向特色旅游小镇的转型升级

  三是,推进标准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品质。从省级层面出台必要性法律法规,如“乡村旅游开办申请条例”、“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和“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发挥辽宁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协会的作用,在已有的省级特色旅游乡镇评定规范、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体系下,完善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及相关评定标准,围绕餐饮、住宿、卫生等重点环节和内容,制定颁行统一的服务标准,用标准化推动乡村旅游品质化建设和品牌化发展。

  四是,挖掘乡土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完整产业链条。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创客活动,把乡土文化元素植入乡村旅游开发,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围绕乡村旅游特色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要素,通过创意乡态,保护生态、植入文态、创新业态,开发富有创意IP的文创乡村旅游产品,引领乡村旅游二次消费。通过带品牌下乡,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化;带农副产品进城,推进种养殖业规模化的“双带工程”,把农业作为乡村旅游产业的“第一车间”,打造一条“从田间到游客”的完整产业链,用乡村旅游产业大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五是,开放有限资源,创新精准扶贫科学实践途径。辽宁省贫困乡村有许多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森林湖泊、田园山水等资源,需要释放资源把资源变资本,吸引更多的企业资金进入乡村,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选择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扶贫乡村优先试点,引导高A级旅游景区推行项目扶贫、依托高等院校推行教育扶贫,创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践途径,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程。

  六是,实施人才战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下乡。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市场潜力巨大,政府的人才战略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下乡,要发挥省内各协会在农村乡土实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鼓励农村务工青年、返乡大学生等在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开展技能培训。对在农村设立的技能型应用培训学校,给予综合性的政策支持,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对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创业的,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双创基地可以设在农村,在产业新村、产业庄园开设总部基地,用“一耕一读”的方式,把智创、文创、农创等引入乡村。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志愿服务管理模式,系统提出乡村旅游志愿者工作要求。

  七是,搭建共享平台,推进一二三产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重点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工业、旅游、健康、生态经济等五大工程,以产业融合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新村、乡村旅游产业庄园建设,开发共享农庄、共享果园、共享菜园、共享民宿等有形业态,使乡村旅游共享资金、信息、渠道、人脉、营销等无形资源。引导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与农副产品物流园区融合发展。以提升乡村土地资源的附加值,真正实现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农民入股开展乡村旅游,采取众筹、共享模式吸引更多的乡村热爱者共筹共享。

  八是,加强绩效考核,加大乡村旅游工作考核权重。按照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制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分类考核意见,研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对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考核,科学引导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加大乡村旅游在全省旅游工作考核中的权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