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果园里的致富大“变身”

2017年11月28日 来源:农民日报

  果品大县蒙阴县就地取材发展香菇产业

  果园里的致富大“变身”

  编者按:随着冬日的来临,山东省蒙阴县的果品销售季已接近结束。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果树虽然进入了休眠期,果农们却一改“猫冬”的习惯,显得格外忙活。原来他们把经过改形修剪下来的废果木枝卖给企业制成圆滚滚的菌棒,大家变身菇农挣起了“香菇钱”。冬闲人不闲,一忙变两忙。蒙阴果农的致富秘诀是什么?蒙阴县的香菇产业有何特别之处?请看本期记者调查——

  本报记者胡然然

  家住山东省蒙阴县蒙阴镇东住佛村的苏立,人称“苏老板”,租大棚种植香菇就是这个三十岁小伙子的致富事业。“去年纯利润10万多,比我过去打工强多了。今年我正在抓紧培养技术人手,明年再多租几十个棚。”近日,记者在山东御苑香菇标准化种植产业园见到他时,他正跟工人们一起忙着为香菇疏蕾。

  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地处泰沂山脉腹地,蒙山之阴,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4%,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是一个典型的纯山区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蒙阴县是北方落叶果树最适宜种植区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蒙阴县果树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是远近闻名的“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果品生产十强县”、“全国果品生产龙头县”。如今,山东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林、果木资源,将果树修剪枝条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菌棒、香菇,发展“果—菌—肥”生态循环产业,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致富,把香菇产业打造成当地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工商资本下乡激活百万亩果园“一池春水”

  走进山东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的标准厂房规划齐整,一辆辆冷藏厢式车来来往往。“正在装车的是要出口的香菇菌棒,这边是准备发往美国的,那边是要发往韩国的。”御苑生物的总经理冯宗堂对记者说。

  冯宗堂和公司董事长冯光庆是一起打拼多年的老伙计,原本经营一家煤炭物流公司,煤炭市场曾经的火爆让他们攒下了“第一桶金”。然而自从2011年起,煤炭行情持续下滑,两个老伙计急流勇退,果断转行再创业。

  2014年初成立公司并试运行,2015年下半年正式投产。经过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御苑生物投资8000万元建成目前国内先进的工厂化香菇菌棒生产线,菌棒产能从2014年的100万棒提升到如今的1000万棒;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200亩香菇高效种植标准化产业园区,年种植香菇300万棒,产鲜菇3000吨;香菇菌棒和干、鲜香菇销往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上海、杭州、青岛等国内大中城市。

  “2016年出口额是30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订单一直在增加,年底有望翻番。”冯宗堂说,公司成立之初,定位就很明确,虽然蒙阴不是我国香菇传统产区,但他们走的是高端路线,看准的就是海外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

  蒙阴县的百万亩林、果木资源为发展香菇产业的菌棒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基材,而临近日照港、青岛港的区位优势,又为产品出口降低了交通成本,同时由于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蒙阴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为当地开发绿色、生态、优质的香菇产品提供了天然的基础,还能为其品牌背书,赢得客户和消费者的信任。这些如今看来显而易见的产业优势分析,其实得来并不容易。

  “从2011年一直到2013年,我们花了三年的时间考察行业,研究市场,交了不少‘学费’,最终决定在我们蒙阴发展食用菌产业。到现在为止,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冯宗堂神情里洋溢着自豪。

  有了扎实的前期调研,御苑生物的步子走得很稳。除了拥有清晰明确的市场定位,形成了高标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御苑生物还与上海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进行了深度合作,从科技研发、成果转换、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铆足了后劲。

  循环经济开路成就“果—菌—肥”“天作之合”

  “以前老百姓剪下来的果木枝,要么堆在路边,要么当成垃圾烧掉,都没地儿放。现在环保工作力度很大,已经全面禁止焚烧树枝,企业到地头上收果木枝,不但解决了废弃物处理的问题,保护了环境,果农还能多份收入。”蒙阴县农业局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张明说。

  在张明看来,在蒙阴县发展香菇产业一举多得。修剪果树枝是果树管理的常规工作,蒙阴每年剪下来的果树枝有20多万吨。利用粉碎的果树枝为基本原料制成菌棒,不仅变废为宝,实现了果树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给果农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2016年,御苑公司果木枝的消耗量是2万吨,回收价是400元/吨,仅此就为果农增收800万元。

  果园里的致富“变身”不止于此,树枝能变成菌棒,果农也可变菇农。多重身份意味着多重收入,“3斤木料加工一个香菇菌棒,能生产1.5斤香菇。一个占地半亩的香菇大棚,一年至少有1万元的收入。”冯宗堂说。此外,出菇后的废菌包由当地一家有机肥加工厂回收生产有机肥,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有机肥追施果树,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升了果品品质,又从果品增值上带动了果农增收。如此形成的“果—菌—肥”循环产业模式,环环相扣,步步生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企业来说,蒙阴县庞大的果树种植面积和循环经济模式带来的竞争优势也十分明显。相比于那些需要依靠从外地大量购进木材作为菌棒基材的传统香菇产区而言,御苑公司在原材料上就占得先机。以目前御苑公司的菌棒产能,年消耗的果树枝量仅为全县剪枝量的十分之一,不但成本低,而且供应量充足,未来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

  就业创业拉动释放脱贫致富“洪荒之力”

  记者发现,在御苑公司的厂房和香菇产业园里,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工资一个月2000多元,离家近,有五险一金,也挺有成就感的。”在香菇产业园工作的王方霞原本在家看商店带孩子,现在的她管理着二十多个大棚,领导工人上架、疏蕾、采菇,已经是这里的业务骨干了。

  “工厂和产业园长期用工一共三百多人,贫困户优先录用,都是周边村镇的。经过培养,都可以成为高素质的农业产业工人。”冯宗堂说,除此之外,产业园为周边村镇带来了大量的灵活就业机会。因为香菇种植季节是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五月,刚好是当地果农、粮农的农闲季节,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有劳动能力,都可以来菇棚里干活。其中还有很多人原来在产业园有土地,现在既有流转土地的租金,还挣上了工资。记者采访时,王家洼村的薛玉霞正在苏立的大棚里忙着菌棒上架,她快人快语:“我家原来在这有一亩半地,租金每年1300元,去年在苏老板这儿给菌棒上架一个月就挣了三四千元,多劳多得,家里的活也不耽误。”

  苏立在香菇产业园租了20个高标准大棚,一个棚租金每季五千元,今年已经是第三年,“我不用愁销路,公司有保底价收购,我们的香菇品质高,外面市场上也很受欢迎,出菇了,一个电话就有冷链物流过来拉。”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和苏立一样,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由于香菇产业园面积有限,鲜菇产量增长也相应受限。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香菇产业,提高鲜菇产量,对于御苑公司不仅是应对当前订单增长的需要,也是未来当地香菇产业做强做大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在周边村推广香菇种植户5000户。”冯宗堂说。为此,御苑公司采用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向农户大力推广香菇种植,他们为合作农户提供成熟的菌棒和免费的技术指导,出菇后以保护价收购。

  截至目前,御苑公司已经在蒙阴县6个乡镇建立了600多亩香菇产业基地。宋丙哲是丙哲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去年刚开始种香菇,“去年试着自己建了四个棚,半年挣了四万多,还不影响果园的管理和销售。今年村里又有几户也想参与进来。在咱这发展香菇产业,我看前景非常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