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研究 > 业界观点

肖颖: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质量正当时

2017年10月23日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上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词“质量时代”再次吸睛。

  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国经济迈向质量时代”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开宗明义地指出“要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这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我们向“质量时代”的正式迈进。

  当下,我国对质量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人自身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告别了短缺经济之后,老百姓对衣食住行的追求明显提高。当有些产品还停留在“物廉价美”时,越来越多人已经把眼光瞄向了“质优价高”。相比之下,质量供给的短板就日益凸显,再加上部分领域不时爆出的卖假售假问题,国人需求难免外溢。

  于是乎,左手一个电饭煲,右手一个马桶盖,国人的出国游从“走走看看”逐渐演变成了“买买买”。联合国下属世界旅游组织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游客的境外消费总额达到26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而这些,还不包括每年海淘的消费金额。消费能力的大量外流,充分暴露出了老百姓对国产质量的不信赖。

  这归咎于我国过去长期以来的重“数量”轻“质量”。它不仅体现在产品、粗放型发展方式、服务供给上,还体现在资源保护利用上。最典型的就是耕地的重数轻质、土壤的污染。鉴于此,近年来我们已经展开了耕地质量提升行动。但这对于国土资源质量的整体提升来讲,还远远不够。

  拼“量”到尽头,提“质”潜力大。此次《意见》面向全党全国各行各业发出了提升质量的要求,发起的是一场全社会、全方位的质量强国行动。如此,才是真正向“质量时代”迈进。

  质量时代首先得有质量意识。这需要我们在国土资源管理中,不能简单地用“量”去衡量用地、用矿、用海,而是要寻找释放最佳利用效益的方法、标准,实现物尽其用。比如,在节约集约利用的同时把握好“度”,评价要从经济、生态、社会多维开展,供给不能“一揽子”而是要差别化对待等等。除了技术层面,这种质量意识还应融于服务理念。

  国土资源关乎民生社稷。说到底,资源是为民而守、为国而管,尤其是此次《意见》提出的工程建设一隅。从国土资源领域来说,各种像土地整治工程、地灾防治工程、绿色矿山建设工程等等,无一不是民生工程。然而此类领域“一年新、二年旧、三年变得不管用”的现象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需要有为民服务之心,更需要有追求质量的匠心,以此去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打造好民生工程。

  1637年,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下《天工开物》一书,向世人阐述了“技近乎道”的源流,直陈注重工技质量的重要性。将近40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提“质量提升”,关乎国家发展,产业兴衰,更关乎民生利益。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迎接“质量时代”。

  (作者系本报记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