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向贵瑜:扶贫路上有用不完的劲

2017年10月05日 来源:人民日报

  向贵瑜,四川省南充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他带领全市扶贫战线干部敢闯敢试、敢抓敢干,探索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推行“日暗访日通报”的督查机制,倒逼压实扶贫工作责任。这些精准扶贫的“南充绣法”,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并在四川乃至全国扶贫工作中得以推广。近日,向贵瑜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建脱贫奔康产业园,为贫困群众找到稳定脱贫的好路子

  南充全市有5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4年平均年纯收入只有2241元。

  长期与农村工作打交道的向贵瑜很清楚:贫困群众大多是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胆量的“五无”群体,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必须用市场经济思维,为贫困群众找到一种可以“自我造血”、长效增收的模式。

  经过深入调研,向贵瑜在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开始了第一站试点:引进南充宝丰农业有限公司,带动48户贫困户建设脱贫奔康食用菌产业园。贫困群众没有胆量,他亲自带着贫困户到外地考察取经;贫困群众没有资金,他就一家银行一家银行地跑,并白纸黑字写下承诺书:如果贫困户亏了还不起,就把自家城里的房子卖了给贫困户还贷款。险岩村很多贫困户原本靠种水稻、红薯勉强维持温饱,在脱贫奔康产业园培植食用菌后,年户均纯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

  随后,向贵瑜又在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南部县大堰乡纯阳山村试点,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龙头企业,与贫困群众共同出资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纯阳山村贫困户姚素琼身患食道癌,丈夫因脑溢血常年住院,原本打算“多活一天算一天”。村上建起食用菌产业园后,她种植了一个菇棚,9个月就净挣了6万元,生活希望被重新点燃。

  试点基础上不断完善,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合作社组织,五方联动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的模式逐渐成型。同时,在贫困村探索设立产业风险基金,并引入保险机构承保,一旦发生风险,先由保险公司理赔,再由风险基金按一定比例补助。

  短短一年多时间,南充全市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674个,带动5.7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许多贫困群众不仅甩掉了“穷帽子”,而且走上了致富“快车道”。

  暗访督查亮剑,为精准扶贫探索出落地落实的好办法

  在一线历练多年,向贵瑜深知: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关键在基层干部,要害在狠抓落实。到任南充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的第二天,他就带领干部连续进村暗访,发现基层存在搞形式、图应付等问题。

  为压实扶贫工作,向贵瑜建立了“日暗访日通报”的督查工作机制。白天他带队进村入户暗访,记者全程参与、全程录音录像。事前不打招呼、事中不要陪同、事后不准接待。晚上回到办公室后,针对当天暗访发现的问题,编发《每日快报》,第二天原汁原味在全市通报。对所有暗访发现问题的村,限期整改、回访问效。

  面对严肃认真的暗访,很多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一开始有抵触情绪。“开始的确十分艰难,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我撑腰壮胆。”向贵瑜说,这种对事不对人、以推进工作为目的的暗访,让脱贫攻坚工作落到了实处、做到了贫困群众的心坎上。

  暗访督查亮剑,整改落实见效。一年多来,向贵瑜同暗访组一道,跑遍了全市所有的乡镇,累计行程超过17万公里,发现并督促整改具体问题3500余条。2016年四川省脱贫攻坚考核,南充全省第一。国务院扶贫办也专门在南充召开全国扶贫督查与信息工作培训会,推广南充经验。

  忘我拼命工作,为扶贫干部树立吃苦在前的好榜样

  脱贫攻坚的时代使命,需要扶贫人更多担当,更多付出。向贵瑜常说:“党给了我扶贫局长这个位置,我就要还贫困群众一个满意。”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熟悉他的人都说,向贵瑜身上有一股用不完的劲,白天与大家一起进村入户,晚上同大家一起熬夜加班,大家都说他是“铁人”。

  他是群众眼里的“泥腿子局长”。向贵瑜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根;自己是党的干部,不能忘本。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贫困户家里,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身泥,贫困群众调侃他是个“泥腿子局长”。

  他是家人心中的“隐形人”。家里老人患癌症卧病在床,向贵瑜没有完整地陪过一天,有时只能半夜工作忙完后偷偷看一眼;女儿央求他周末陪着玩半天,一次次地满怀希望,却又一次次落空……

  一位长期在南充扶贫一线工作的“老扶贫”说,向贵瑜是个难得的扶贫先锋,有他带着扶贫战线的干部冲锋在前,南充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