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农业要闻

贵州三农绿色发展推动“大生态”战略记与思

2017年09月21日 来源:农民日报

  本报采访组

  经济发展史上有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农耕文明视角下,平原最值钱,工业文明兴起时,沿海有优势,而进入生态文明新纪元,山水最宝贵。

  山水之贵,在于生态优势可转化为产业优势,绿水青山能转变成金山银山。在这一“生态财富观”映照之下,近年来,贵州三农发展华章迭起,精彩不断——

  毕节珍好、麻江蓝莓、关岭牛、长顺绿壳鸡蛋……一大批绿色农产品走出山门而风行天下,市场青睐有加,农民受益匪浅;

  湄潭茶海、西江苗寨、遵义红色乡村……乡村旅游红红火火,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

  作为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贵州,谋定“大生态”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上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贵州省农委积极探索三农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方式,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促进绿色农产品“泉涌”,农旅融合发展催生乡村旅游“井喷”。

  如今的贵州,生态为农业增值增效,农业为生态添绿添彩,农民增收活水滚滚,绿水青山生机勃勃。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千条山、万重水,在农业供求关系深刻变革、农业多功能性极大丰富的时代背景下,成为宝贵的生态和特色优势。贵州三农发展思路随之而变——


  生态兴农后发赶超

  生态与贵州是“绑”在一起的。

  蓝天白云常做客,青山碧水入画来。人称“山地公园省”的贵州,生态资源禀赋在全国独领风骚,这是贵州描绘发展蓝图的基色。从2013年起,爽爽的贵阳每年夏季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不仅向全世界输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也启迪着贵州持之以恒地探索绿色发展新路。

  基于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深刻认识,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后发赶超,走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新路。

  “绿”是农业的天然属性,“搞绿”是农业的看家本领。现代农业是贵州实现后发赶超条件最好、受益面最广的产业,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特色产业。

  在贵州省农委主任袁家榆看来,农业绿色发展既是实施“大生态”战略的强劲推动力,也是顺应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满足乡村旅游产业功能的改革之策。

  今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部署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主推生态畜牧、茶、马铃薯等十大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农产品上规模、提品质、塑形象、增红利。省农委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山为特色,绿为主色”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思路。

  汩汩“清泉”之中,茶产业之涌极有看点。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向黔看。多高山云雾的贵州,发展茶业得天独厚,茶园面积突破700万亩,居全国之首。为了让茶园更“绿”,贵州严检茶园重金属元素值,保证不超标;全面实行茶园农药专营制,确保不滥用。近年来,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雷公山银球茶等一批贵州绿茶俏销市场,好评如潮。

  连接着田园,承载着文化的古寨村落,农业景观、农事体验都是贵州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生态产业化,才能使生态财富观真正深入人心,落在实处。

  2016年,贵州省被列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份。今年,相关政策红利迅速释放,项目资金精准破解基础设施瓶颈,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呈“井喷”之势。

  油菜花开胜似金海,李花漫岗宛如雪山,每年三四月间,黔南州贵定县都会形成一道“金海雪山”壮美盛景。生态之美固然诱人,往年却难以成产业、富农民。

  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下,贵定县投入20亿元资金整治人居环境,挖掘布依族传统文化打造旅游项目。乡村田园变成了景区后,仅今年1月-3月,贵定就接待游客超260万人次,“金海”遍地黄金,“雪山”堪称银山。

  截至目前,贵州粮经比已由“十二五”初年的6∶4调整至4∶6,产业结构之变反映了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成效显著。2015年,贵州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之差,由2013年的217元缩小为18元,收入结构之变印证了乡村旅游“井喷”之势。贵州三农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绑”得越来越紧。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要把黔贵山水的慷慨馈赠转变成市场认可的绿色农产品,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见真章,须在规模培育、品牌塑造、利益机制探索上下真功——

  绿满山间泉涌如注

  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互相交融,贵州百姓富、产业优、生态美的画卷渐次展开。

  在“泉涌”工程工作方案中,有一个数字格外吸引记者关注——确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以上来自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在各地三农工作任务体系中,这样的目标并不多见。这是一个发展指标,也是一种发展方式,它内在要求贵州改革发展方式,不以牺牲生态换取农民增收,而要让农民共享绿色发展的成果。

  绿色是贵州农业奋进的底色,也是贵州农业的潜力所在,但潜力的兑现并非易事。规模是产业的基础。在贵州这个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上规模”面临先天不足。

  六盘水市水城县,有一片百里猕猴桃产业园,面积逾10万亩。这样的规模得益于“三变”改革和“退黑(煤炭业)进绿(山地农业)”的生态战略——通过矿山复绿,水土保持,水城县石漠化严重的喀斯特山区种活了红心猕猴桃,农民脚下的荒山变成了产业基地。

  更多的市州,则选择了向产业布局要规模。毕节把主要农产品生产集中在优势产区内,打造了马铃薯、中药材等六大农业板块经济区。黔西南州则根据自然生态条件之不同,规划了低热河谷、缓坡温凉和高山冷凉三条立体生态经济产业带。安顺市则把精品水果、蔬菜和生态畜牧业作为生态农业的突破口,加大规模集群布局。

  规模决定产业大小,品牌决定产业强弱。贵州农产品走向消费者,三条路缺一不可:黔货出山,贵州县县通高速公路;对接市场,“大数据”战略铺就信息高速路;品牌塑造,“多彩贵州·绿色农业”公共品牌统领众多企业品牌齐开路。路路畅通,贵州绿色农产品穿山越岭,腾“云”而上,直抵人心。

  黔东南州麻江县,气候温润,土壤PH值在4.3-4.8之间,所产蓝莓酸甜适中,品质极佳。走进蓝莓产业园区,记者看到工人两两对坐,中间摆一席蓝莓鲜果,用两根长筷轻夹饱满完整的优质蓝莓,挑选出来精心包装,根据市场订单空运至全国各地。

  种植、收获、筛选、物流,各道工序所费颇繁,成本不低,靠什么支撑价格?“麻江生态很绿,‘麻江蓝莓’很火!”瑞泽蓝莓发展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杨启勋用一个“绿”字和一个“火”字揭示了生态为产业增值的逻辑链条——生态即品牌,品牌即价值。

  放眼“大生态”战略全局,贵州瞄准“一控两减三基本”靶向,打响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其中生态循环农业创建工程赫然在列,一批生态环境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农业生产基地率先集成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绿色农业向着现代、高效大步而坚实地迈进。

  产业增值了,农民可以从中获益吗?贵州围绕“三变改革”千方百计将农民的利益与产业链绑定在一起。安顺市西秀区长沙村贫困村民董登林用扶贫到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把自家两亩土地入股村里的合作社。有了自己的股份,董登林心里有底,干劲十足。

  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如无数泉眼涌出源源不断的活水,浇灌山间绿色农产品。2016年,贵州农业增加值达到1944亿元,蔬果茶油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均较十二五初期增长一倍多,全省“三品一标”认证率近半,一大批优质绿色农产品正呈“泉涌”之势喷薄而出!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黔山秀水之粹尽在乡村,贵州将自然生态、特色农业、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等转化成乡村旅游的看点亮点增长点,农民守着好风光,过上好日子——


  农旅融合井喷似潮

  贵州之贵,字形上看恰是“中国一贝”。“大生态”战略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将旅行目的地选在“醉美多彩贵州”,到山水之间拾贝。近5年,贵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近25%,2016年,贵州共接待游客5.31亿人次,其中2.42亿人选择了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贵州有着天然优势。驱车行驶在贵州,跨过某一座桥梁,或穿越某一条隧道,眼帘里常常映入一座古朴村寨,或是一片阡陌田园。乡村已历千百年,农田四季风光殊,本身就是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天然景区。

  既要把乡村好风光保护好,还要让它为农民带来好日子,考验着贵州省三农战线的战斗力。立足省情农情,贵州实施了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气、小康讯、小康寨六大行动。2016年,贵州乡村旅游完成投资123.6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村庄面貌为之一变,各色乡村旅游产品随之“井喷”,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康养、民俗活动,让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不同于景点旅游,乡村旅游最大特点在于“融合”二字。山水作景点,民居即客栈,民俗生活也能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

  走进遵义市湄潭县万亩茶海,游客登上观海楼极目远眺,所见是满山遍野的茶,延绵起伏的绿。来到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下,磅礴群山之中,村民开起客栈迎接慕名前来的游人。绿水青山值钱了,贵定县甘溪林场的工人也转变思路,保育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种养,工人们笑称自己是“斧头帮变成了锄头帮”。

  村寨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开始琢磨起各种各样的新“玩法”。湄潭县是首批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也是贵州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乡村旅游红火非常。提起湄潭县湄江街道的金花村大青沟村民组,外人大多未曾耳闻,但提及“七彩部落”,则是盛名在外。

  以前,大青沟村民组以种茶制茶为业。现在,全组73户村民以黔北民居、生态茶园、有机稻田入了生态资源股,建起旅游住宿合作社,走上了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子。2016年,这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万元。

  除却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贵州也尽显人文之淳,少数民族文化尤其尊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布依族人的图腾是山石土地,牛羊树木;侗族大歌尤善模仿鸟语虫鸣、高山流水的声音;苗家寨老更是将榔规民约刻在山石上,警示族人保护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这片青山绿水。如今,乡村旅游业成为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最好的馈赠。

  “苗疆圣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84%,境内300多座苗族古寨,仍然完整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以西江千户苗寨最具代表性。

  在这个世界第一大苗族村寨,水寨、平寨、乌嘎……8个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户户紧邻,环绕全寨的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一千余栋苗族吊脚楼随地形起伏而变化,鳞次栉比,气势恢宏。游客来此,赏一场苗族歌舞,吃一盏高山流水,可寄身青山绿水,也能感受传统文化。2016年,西江苗寨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8亿元,其中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基金,直接发放给西江村民。西江苗寨人均纯收入逾万元,70%以上来自于乡村旅游业。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崛起之根基,也是普惠民生之福祉。贵州以三农绿色发展推动“大生态”战略深入实施,以生态财富观引领生产生活实践,奏响了发展与生态的共鸣曲!

  (采访组成员:唐园结杨志华肖克曹茸李飞刘久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