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我们村的这五年】红绿融合看韶山

2017年09月15日 来源:农民日报

毛雨时(中)与青年党员谈村子未来发展规划。(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杨娟

  “变化太大了!”8月27日,记者一进入韶山村,来自长沙、与记者同行的游客李丽华便感叹不已。

  游客的惊叹,勾起了记者的回忆。5年前,记者来到毛泽东故里——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采访时,核心景区内不少地段还有小摊小贩,沿路的叫卖声、车辆的喇叭声交织。而如今,整个村庄,房舍俨然,井然有序,绿水盈盈,荷叶田田,空气中溢出瓜果的馨香。

  说起变化,72岁的韶山村党委第一书记毛雨时最有发言权。德高望重的毛雨时,多年来一直是韶山村的“当家人”,担任了12年村主任、21年村书记。在党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下,他曾连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5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在这片红色圣地上打造绿色家园,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秩序好了,生态美了,游客体验更好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更高了。”毛雨时笑着对记者说。

  用红色文化感召人——

  舍小家为大家,党员带领群众向前看

  “韶山冲来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住在深山无人问,羊肠小道无人行,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这首民谣曾经是韶山村的真实写照。

  穷则思变。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韶山村冲破“主席家乡不能经商”的藩篱,念活了“红色生意经”。这个曾经毫不起眼的小山冲,如今已是享誉海内外的红色旅游圣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色亿元村。村强民富,2016年,韶山村人均收入达到2.4万元。

  然而,随着“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景区乱象也随之而来:乱搭乱建,怎么方便怎么来;摊贩云集,随意拉客宰客;过往车辆川流不息,“逢节必堵”成为常态。昔日宁静秀美的山村被日渐浓厚的气息裹挟。

  “如果经营者只关心把纪念品卖出去,而没有将毛主席留下的宝贵的韶山精神传导给游客,这便是对红色资源的贱卖。”毛雨时说。

  “韶山市是湖南的窗口、中国的窗口,韶山村又是韶山市的窗口,毛主席的家乡人,绝不能给主席脸上‘抹黑’。”韶山市委主要领导明确表示。

  2016年元月,韶山村坚决拆除了毛泽东故居和滴水洞景区外的零散摊位。“依靠这些摊位,过去30多户村民年收入达到300多万元呢。”但毛雨时直言,景区规划不能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必须紧跟时代。

  去年4月,景区交通换乘工作稳步推进,游客的私家车不能进入核心景区,取而代之的是公共观光车。“路不堵了,心也顺了。”村民纷纷表示。

  今年7月,韶峰景区几十年的顽疾得以清除,所有与封建迷信有关的建筑和消费项目均被取缔。

  “所有的整治行动,均由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也心服口服。”毛雨时说,村里20多个党小组、237名党员遍布在各行各业,渗入“毛细血管”,带着大家向前看,而不是一味地向“钱”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雨时说,这是韶山红色文化的“灵魂”,虽然村民牺牲了一些既得利益和眼前利益,但韶山村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迎来更多客人。2016年,韶山村被评为“旅游秩序最佳景区”和“2016年度好评景区”。前不久,国家旅游局拟定的10个“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韶山村赫然在列。

  用绿色生态吸引人——

  守住绿水青山,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游

  如果说韶山村是一幅画,“红色”无疑是这幅画的主色调。然而,红色旅游产业红火的同时,却让一些田地因撂荒而失去原本的“绿色”。与此同时,单纯的“红色旅游”也因缺乏新型旅游业态而显得后劲不足,游客常常上午来,下午就走,“过夜”经济发展不起来。

  “没有红色文化,韶山村感召不了游客,而如果没有绿色生态,韶山难以留住游客。”毛雨时说,守住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才能为村里带来更多的金山银山。

  “我的祖父和父亲曾经都给主席家种过田,父亲去世前嘱咐我,一定要把毛主席家的祖田种好。”村民李定洪告诉记者,他不仅要把主席家的祖田种好,还要将村里的田都种好。

  2012年,李定洪牵头成立了福星地稻谷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并村前的原韶山村和韶北村共1200余亩农田全部流转过来,统一规划,科学种植,把“春天油菜遍地黄,夏来荷花映日红,秋到稻谷金灿灿,冬至田间采莲忙”的四季美景定格在了这片红色圣地上。

  李定洪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新路子。合作社种植的生态“祖田米”,最贵的每斤卖到198元,每年都被游客订购一空。他成立的湖南韶之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现代农业、红色旅游和科普教育基地,体验式、参与式的乡村游已见雏形。

  2016年4月,在湖南新一轮的并村浪潮中,韶山村合并了邻近的韶北村和韶源村。“并村后,绝不能出现发展的‘长短腿’。”今年3月接过“星火棒”的韶山村党委书记毛春山告诉记者,韶山市政府正在与湖南粮食集团合作,成立韶山农艺科创园,将全村2000余亩耕地全部流转过来,把韶山村打造成全域美丽乡村。

  韶山乡负责该项目的乡人大主席毛治国介绍,韶山农艺科创园将整合三村原有的产业基础和旅游资源,科学地划定种植、民宿、休闲、拓展等不同项目的功能区,让每个区域都有看头、有玩头。

  “我们要把这片红色故园打造成乡亲们的幸福家园、城里人的绿色乐园,成为游客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毛春山信心满满地说。

  【短评】

  “变”中的“不变”

  5年之间,韶山村的发展变化不可谓不大。韶山村的变化在游客的眼里,在村民的笑中。但记者看到越来越大的变化,却愈发感受到韶山村骨子里的“不变”。

  如何解释这“变”中的“不变”?韶山村的“变”,在于其形:民居改造后,房屋变美了;生态绿化后,村庄扮靓了;景区环境整治后,经商变文明了。

  韶山村的“不变”,在于其“神”:腰包鼓了,品德没丢;观念变了,牺牲精神没丢;日子好了,改天换地的气概没丢。

  在整治景区环境过程中,不少经营户的利益受到损失,但党员干部带头将违规搭建的摊点撤离,并带头挂起“示范店”的标识,文明经商,“我是主席家乡人,我为主席家乡添光彩”的观念在村民中普及。

  在单一的“红色旅游”产业缺乏后劲时,韶山村主动顺势而为谋求出路。而在选择转型项目时,韶山并没有饥不择食,而是选择成立农艺科创园,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是沾了毛主席的光,不能忘了本。”毛雨时说,韶山变了,百姓的日子变好了;韶山没变,韶山精神将永远薪火相传。正是因为不变的韶山精神,才成就了韶山的精彩蝶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