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种植新闻

湖北公安葡萄产业:品酸酸甜甜话“荆楚味道”

2017年07月21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余向东何红卫

  眼下正是葡萄鲜果销售旺季,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11万亩葡萄陆续收获上市,甜美的味道弥漫在田野乡村。

  然而,7月12日这天,埠河镇部分种植户与经纪人追价抢跑、“不按规矩出牌”,引发新旧经纪人之间的一场纷争,也随之引发销售价格断崖式下跌,在短短4天内,主打品种“夏黑”葡萄每斤“地头价”由5.2元降到2.5元。

  这场纷争,让当地各级干部与葡萄产业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都捏上一把汗。正在提档升级的公安葡萄、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行业自律,又有被毁掉的危险,事关公安葡萄产业能否超越种植业普遍存在的“兴衰周期律”。

  近年来,荆州市委书记杨智所倡导打造的“荆楚味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名鹊起。荆州推动传统农业持续转型升级,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项工作,正处于奋力爬坡期。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包括公安葡萄在内的新兴主导产业,稍微一个摇晃,都牵动着上上下下的关注。

  公安葡萄20多年有起有伏、酸酸甜甜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甜葡萄:突破了种植技术,公安葡萄产业就是一道市场填空题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的农业大市荆州,包括公安县在内没有人工种植葡萄的先例,当时的专家认为“黄河以南不可能种出好葡萄”。

  然而到了今天,黄河上下、大江南北,葡萄园遍布全中国。公安县作为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葡萄生产县,历时20多年培育出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葡萄产业,赢得“中部吐鲁番”的美誉。其核心产区的埠河镇种植面积超过7万亩,种植技术不断创新,种植品种百花齐放。

  葡萄苗儿扎根江汉平原,起始于1991年,埠河镇天心眼村的两户农民从外面引进葡萄苗种,试种了两亩。当传统的水稻、棉花生产,在政策驱动下取得连年丰收,让老百姓丰衣足食之后,农民群众为增收致富,开始了“自发调结构”的探索。

  葡萄栽下后,缺乏技术的农民很快陷入困境,处理不好光热水肥等问题,种出来的就是酸葡萄,甚至是死葡萄。他们去找时任埠河镇农技推广站站长刘军,长于棉花和水稻种植技术推广的刘军,也是一脸茫然。但是,“既然农民有所求,就应该尽全力给农民一个解决方案。”刘军说。

  刘军撸起袖子,一头扎进葡萄地,全身心扑在葡萄技术研发和推广上。从壮年汉子到退休老人,从满头黑发到挂满银丝,经历20多年坚持不懈试验攻关,让近50个葡萄品种在当地“适者生存”。刘军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奖励和专利技术,编写了《南方葡萄种植技术》等专著。他的专利技术都免费和种植户分享,他的“学生”遍布公安县乃至荆州、荆门、襄阳、武汉等地。

  “谁是南方葡萄的开创者”无从考究,可以肯定的是,有一大批刘军这样的基层农技员,和农作物一起扎根土壤、共生共荣,才有了新兴产业在不同地区的立足与发展。

  随着技术难题的层层破解,公安县葡萄种植面积年年攀升,葡萄产业一帆风顺。当初令人头疼的相对充裕的“光热水气条件”,恰恰成为产出优质葡萄的温室环境。公安葡萄需要交给市场的答卷,仅仅是一道填空题,在南方葡萄和北方葡萄上市之间的空档期,恰好填补空白。

  埠河镇的普通农户,夫妇二人种上5亩葡萄,纯收益可达4万元;而5-6个月葡萄田间管理期过后,组团去新疆摘棉花或去企业务工,又能收入几万元。因此,埠河镇成为公安县首屈一指的富裕乡镇,遍布乡间的一栋栋精美楼房及往来车辆,最具说服力。

  “葡萄产业领军人物”刘军手中的接力棒,渐渐传给了他的女儿刘静。2003年起,刘静把在南方打拼多年积累的资金,陆续投入到葡萄园里,并最终选择回乡创业。她以父亲开展技术研究而设立的葡萄园为核心,成立湖北省金秋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逐步打响“荆秋缘”品牌,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领更多农户和经纪人加入“甜蜜的事业”。

  酸葡萄:舌尖不会骗人,靠“变戏法儿”抢市场必然自毁市场

  根植于泥土的农业产业,兴盛不易、败则忽焉。

  2013年以前,公安葡萄从未滞销过。当天摘下的新鲜葡萄,经过冷藏车一个日夜的长途运输,第二天早晨抵达北京或广州的批发市场,人守在车上出货,就出售一光。在武汉、荆州、宜昌等周边市场,出手更快。公安葡萄产业,不仅致富一方农民,也忙坏了一批运销商和经纪人。

  然而,市场风险还是来了,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在一江之隔的荆州市,市民们口耳相传“公安葡萄是打激素打药催熟的,吃不得”,消息来源号称是“埠河种葡萄的亲戚”。每到葡萄收获季,穿过埠河的老国道旁,摆满了“10元两斤”直至“10元十斤”的摊贩。往年求果若渴的北京客商,则干脆集体消失。公安葡萄产区收货价格一落千丈,开始出现砍树现象。

  顶着“荆州市葡萄协会会长”头衔的刘静告诉记者:“葡萄是酸是甜,舌尖不会骗人。市民间的传言不是空穴来风,确有少数种植户使用激素给葡萄催熟、上色。”用过激素的葡萄,看起来颜色十分光鲜,吃起来口感完全不对;而且存放时间超过一整天,它就散开脱落了。

  当然也有因运输方式不当,使得一些含水量高的品种,在高温天出现裂果、发酵变酸的情况。

  总之,少数人靠“变戏法儿”抢市场,乃至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行为,其结局必然是市场毁、摊子砸,而且毁掉的是长远的市场。

  2015年,公安县政府在武汉市举办了一场葡萄推介会,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在会上发布数据:武汉市市场上所销售的葡萄,超过50%来自公安县。但尴尬的是,批发市场和水果店里,消费者几乎看不到公安葡萄的“牌位”。

  那一道似乎极其简单的填空题,终于变成了棘手的选择题,公安葡萄产业站在了十字路口。

  甜葡萄:选择自然慢生长,坚持初心才有好味道

  变酸了的公安葡萄,能否走出低谷?答案是肯定的。产业基础还在,诚实守信的种植户占绝大多数,下一步,还要看政府“有形的手”怎样与市场“无形的手”牵在一起,发挥好引导作用。

  2015年,是公安葡萄产业的又一个分水岭,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公安葡萄”获得批准。当年4月,荆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形式,打造荆州市精品农产品公共品牌“荆州味道”(后来升级为“荆楚味道”),委托荆州味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湖北金荆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打造和运营。金荆农公司负责人尹玉刚认为,“荆州味道”急需要打造一个成功样板,来证明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的前景,他恰恰选择了十字路口的“公安葡萄”。

  受时任公安县委书记、现任荆州市副市长向斌的委托,尹玉刚撰写了《公安葡萄产业现状分析及战略升级建议案》。建议中提出,必须整合销售渠道,一方面提高公安葡萄种植主体对外的市场定价权,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品牌和标准示范引领种植户走精品优质路线。要建立“公安葡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使用标准,通过龙头企业和品牌经营,将“公安葡萄”与其它葡萄在市场清晰区隔。

  在产业调研过程中,尹玉刚了解到,金秋公司的葡萄种植具有足够的优秀基因支撑,对公安葡萄产业有独特意义。于是找到刘静,提出共同打造提升“荆秋缘”品牌,从品牌标识到内涵,再到产品包装和广告,进行全新的设计。“不催熟,不催大,自然慢生长”成了荆秋缘品牌的核心价值,“坚持才有好味道”成为金秋公司企业文化的灵魂,“好贵的公安葡萄荆秋缘”作为品牌口号。

  同样是2015年,荆州味道与金秋农业共同策划了“葡萄认养计划”,消费者认养一棵葡萄,可通过远程监控了解葡萄生长成熟的全过程,在消费方式上可选择“15斤鲜果”或“一箱6瓶葡萄酒原汁”。一举多得之举,突破了销售地理半径局限,延长了葡萄产业链与销售周期,尤其证明了真正优质的公安葡萄敢于亮出家底。到2016年3月,认养回款就超过1200万元。

  2016年5月,在刘静的帮助下,尹玉刚聚拢38名葡萄经纪人,成立了湖北金荆农葡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当年,数十个统一设计制作的葡萄收购点帐篷和工服,统一的收货标准和价格政策,给往来客商留下深刻印象,广东黄姓客商开玩笑说:“收葡萄的有了正规军了。”

  2017年,金荆农葡萄公司再进一步,和120多名葡萄经纪人签订代收协议,协议约定:绝不收购销售非自然成熟的葡萄;只要是自然成熟的葡萄,金荆农公司都以不低于约定的保底价收购。

  上述举措,大大强化了品牌引领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行业自律联盟”。

  公安县委书记刘润长提出,“政府搭台、经营主体唱戏,一定要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今年,荆楚味道第八届公安葡萄节的开幕式上,县长杨运春等坐在观众席里,把舞台全部交给企业、种植户、经销商。

  酸酸甜甜:持续强化行业自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尹玉刚和刘静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推行行业自律,尤其是“签约经纪人、保底价收购”等举措,正在发挥保护公安葡萄品牌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双保护”效应。

  但是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做葡萄经纪人毕竟没有门槛,不需要任何资格,也无需任何人批准,更不能采取强制手段。即便大部分有实力的经纪人具备了自律意识、按约定办事,总还有少量经纪人游离在协议之外,并不断有新人加入经纪人队伍。

  公安葡萄的大棚栽培占比不高,90%为露地栽培。在大棚葡萄销售完毕、露地葡萄批量上市之前,存在7-10天空档期。在等待大棚葡萄自然成熟的空档期里,市场价格自然因稀缺而上涨,这对不少农户和经纪人而言都是巨大诱惑。所有的产业相关者,能否承受住短期利益的诱惑与驱导、共同守住底线,始终是一个问题。

  今年从大棚葡萄上市开始,行情就好得不得了,农户和经纪人都获得了丰收。大棚葡萄销售完毕后,荆州味道公司和金秋公司对签约经纪人进行了巩固性宣传,公安县和埠河镇党委、政府加大支持市场主体强化自律举措,整个产业链条都乐见农民受益和产业净化。

  然而,回到本文的开头——

  7月12日,果然有农户与经纪人抢跑出货,并导致了新旧经纪人之间的纷争,发生轻微肢体冲突。于是有更多经纪人眼红跟风,堡垒坍塌了,所引发的“蝴蝶效应”,让葡萄种植户再次遭受一定损失。好在公安县“夏黑”葡萄质量好于去年,守住了平均价位;好在金荆农公司手中握有的精品葡萄订单,守住了市场底盘。

  7月15日,记者在“荆秋缘慢生长葡萄园”看到,金荆农公司按照自然熟的标准、以每斤5.2元收购的夏黑葡萄,装满了三大车准备外发。

  尹玉刚认为,一个产业从小到大、由弱而强,往往要经历多重考验,要过技术关、市场关、心里承受关,需要方方面面的精心呵护。结合各地特色种植业发展历程来看,存在着一个“兴衰周期律”。要打破这个周期律,在产业规模扩大后,必须首先有龙头企业给农户吃下定心丸,做产业的“定海神针”。

  埠河镇党委书记刘士权告诉记者:“大力培育经营主体与市场主体,通过‘流转+工资+分红’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提升品种、品质与品牌,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加强行业自律与净化市场,都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金秋公司最近召开股东会议决定,在扩大种植面积之外,更加专注于葡萄精品种植和加工,形成“荆秋缘”鲜果、“安静的葡萄”加工品双品牌体系,同时新推出葡萄籽精华面膜、葡萄籽精油等护理用品和最重磅的葡萄酵素饮料。其目的,仍在于保护好公安葡萄品牌、保护好农民利益。

  而荆州市,对包括公安葡萄在内的“荆楚味道”公共品牌建设,正在加快提档升级,迄今已有“鸿鹭饮品”等17家企业自发申请免费使用“荆楚味道”公共品牌。荆州市市长崔永辉正在主持筹备的“荆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发布会”,将促进“荆楚味道”公共品牌建设列为重头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