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点土成金 兴文县开发整理“金土地”4690.92亩

2009年12月03日 来源:新华网

    日前从兴文县国土资源局了解到,今年“金土地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兴文县预算总投资5238.82万元,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6个,开发整理面积38157.9亩,新增耕地4690.92亩。

    平整的村道蜿蜒曲折,水泥砌成的梯地错落有致,蓄水池和生产道路在山间若隐若现,11月25日,记者在大河苗族乡大河村看见了六百多亩贫瘠坡地完成坡改梯工程建设后发生的可喜变化。冬日的暖阳下,村民们正在地里挖红苕,一旁的水泥生产道上,打包好的红苕堆得整整齐齐。“以前挖红苕都是到处乱堆,哪儿有现在安逸嘛,挖出来放在砌好的水泥坎子上,开个车上来拖就是了。”村主任张远成指着远处的山坡告诉记者,村里的小河连年涨水,沿河土地“十年六不收”。 金土地项目实施后,荒山开垦成了耕地、河道修起堤坎加固、生产便道修到了家门口、水田的泥埂砌成了水泥墙,“现在下雨不怕洪水淹田地,晴天不怕流沙坡上沙子滑,全村增加了土地近300亩,种点东西产量都比以前高。”

    今年兴文县“金土地工程”项目涉及大河、麒麟、古宋等乡镇的14个村,项目实施地涵盖了坝区、山地、油砂坡地等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为了让“金土地” 工程的实施,能够切切实实地解决“三农”问题,该县在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收集民情,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上而下进行修改,最后再反馈到群众中去,使规划真实反映老百姓意愿,符合地方实际。

    大河苗族乡东升村,尽管拥有水田近1000亩,但是,大部分水田的排灌渠系不配套、土地贫瘠、地块分散,田间没有一条机耕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哪里做起呢?兴文县“金土地”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工程实施部门针对这种情况,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东升村水田集中的特点出发,采取小并大的办法,对原有田块进行表土剥离、挖高填低、回填熟土、消除田土坎,不仅增加了10%左右的耕作面积,而且经过改造后的大田格网化、田土平整、排灌方便、利于农机耕作,为东升村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金土地工程”项目是兴文县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一次性投入资金最大的工程。为此,兴文县在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具体统一协调指挥的办公室,组建了工程监管、财务监管、资料收集等工作组,并对每个项目区派驻相关代表,统一协调推进整个金土地项目工程建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对各乡镇复杂的土地地质构造、面对野外作业交通条件的困难,面对群众的信任和期待,面对工程量大、工作协作难度大的问题,该县整合组建起一支精干队伍,确定了一个现场工程管理代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统一由管理代表协调处理,解决了众多问题谁都说了算,但结果谁说都不算的问题。

    “金土地建设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考虑了各乡各村具体情况,得到了乡上村上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兴文县国土局分管金土地工程的副局长靳晓宾告诉记者,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没有出现阻工、没有出现青苗赔付、没有出现群众上访、没有出现安全事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兴文县没有把“金土地”工程理解成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整理,而是把它当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次新机遇,依托“金土地工程”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打破传统农村脏乱差的生活模式,建立崭新有序的生产生活秩序,让农民不离土、不离乡,也能过上与“城里人”一样整洁的生活。

    麒麟苗族乡三合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金土地”项目通过对该村田、水、路、林、村的综合配套整治,建成旱涝保收,稳定高产的生态基本农田外,还将土地整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载体,新建了1米宽的入户路644米,整治山坪塘一座,容积达1200立方米;新建灌渠5.6公里,着力解决了几个生产组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整治村级道路5.2公里,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出行和运输条件;引导聚居点建设占地32亩、集中打造具有川南民族风格的中心村,建设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亮点。

    “我们村其他组都要搞‘金土地了,’现在我家的田都是放干了的,就等土地规整后种烤烟!”虽然忙着收红薯,大河村四组村民陈启华已经在谋划着明年的生产了。由于实施了“金土地”工程,大河村第一次有了烤烟产业。“烤烟比苞谷来钱,就是以前土层薄不适合种,整过后的土地土层厚,我第一次就种了五十亩,每亩毛收入在两千元以上。”作为首批吃螃蟹的村民之一,陈启华显然已尝到金土地工程带来的甜头。

    除大河村剩余的10个组以外,今年10月,兴文县还启动了大河苗族乡长征等5个村和玉屏乡玉联村的土地整理项目,预计在2010年春耕前完成项目区田土的规并整治。(新华网四川频道 金萍 张云杉)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