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路上的“90后”年轻人

2017年05月2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如果把贫困问题看做一种生命体的‘贫血’状态的话,解决贫血问题应该不仅仅着眼于‘血’本身,还要关注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强壮的身体’,从整体上提升肌体的造血能力。”21日,驻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都口村“第一书记”杜彦君告诉记者他的扶贫思路。

  2015年,25岁的杜彦君毕业于复旦大学。2016年7月,受国家政策影响,杜彦君离开位于中国首都北京,踏上了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都口村这块土地,成为该村的“第一书记”。

  从此,这位中国985高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高材生,扎根于田地间。

  扶贫思路:输血?造血?止血?

  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是中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包括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32个省级扶持贫困村。截至2016年底,赣州有43.14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5.7%。

  连日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办的“镜头中的脱贫故事:走进赣州”活动在赣州章贡区、瑞金、赣县区等地举办。

  赣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杜彦君所在的南塘都口村有1875人,贫困人口21户89人。2016年,该村实现了11户54人脱贫,现有10户35人未脱贫。

  “刚来这里时,村里不少人认为我就是在基层逛一逛,表面上镀镀金就完了。”为得到民众的信任,杜彦君换掉皮鞋、带上草帽,白天挨家挨户到贫困户了解家庭情况,晚上加班整理资料。

  “村民都想摆脱贫困,但有的没创业资金,有的没技术,有的身体残疾。”跑遍了村里所有的贫困户和扶贫项目后,杜彦君开始从整个村庄发展的角度观察、思考扶贫。

  “脱贫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造血’的重要方式是输送‘造血干细胞’,直接精准对接贫困户,为其提供资金、技术等,扶持其发展产业。”杜彦君认为,发展产业是谋长远的“强身健体”式的“造血”,可直接为入股贫困户提供分红、为就业贫困户提供收入。

  针对因病、因灾等导致家庭陷入贫困的情况,杜彦君认为要“止血”,“要为其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包括民政救助、医疗补助等进行‘止血’。”

  除了产业,杜彦君还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他说,如果把贫困问题看做生命体的“贫血”状态,解决贫血问题应不仅着眼于“血”,还要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强壮的身体”,从整体上提升肌体的造血能力。

  杜彦君认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身体打造更好的血管、骨骼;通过产业带动整个甚至多个村庄的发展,则是让身体更加健壮有生命力。

  教育扶贫:关注贫困家庭教育环境

  前些年,杜彦君曾在宁夏参加支教扶贫工作,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留意。在都口村的这段时间,杜彦君曾多次到学校、贫困家庭了解贫困儿童教育问题。

  令杜彦君触动的是,不少贫困家庭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家中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因缺少父母的关心,贫困家庭的小孩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辍学。

  14岁小男孩罗俊意就是杜彦君上面所说的留守儿童。这个小家伙跟爷爷一起生活,尽管喜欢读书,但基本上没有课外书,在外务工的父母也不大关心他的学习成绩。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杜彦君在梳理贫困户家庭孩子的学习、家庭情况,并发动校友向他们捐款、捐书,让这些儿童感受到外界的关心和关注。

  杜彦君说,如果不关注像罗俊意一样的贫困户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即便父辈这一代实现了当前标准的脱贫,下一代也很难靠自身的能力摆脱贫困,难以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

  目前,中国对12.8万个贫困村都派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对30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明确了帮扶责任人。这意味着,有很多像杜彦君一样的年轻人,扎根于改变中国基层贫困现状。(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