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家庭农场

五位家庭农场主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2017年05月20日 来源:山西日报(太原)

  (原标题:种什么?怎么种?——五位家庭农场主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编者按』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2013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5年提出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流转。4年来,我省通过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把能人培养成专业大户,把专业大户培养成农场主,家庭农场的发展渐入佳境,并逐渐成为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新兴力量。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省共认定家庭农场9612家。

  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农场主最知农产品市场的阴晴冷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中,他们在想什么?又是如何干的呢?初夏时节,记者深入忻州、阳泉、晋中、临汾、吕梁等地,探析家庭农场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感受农场主的新思路、新期待。

  【忻州】高士云:“粮改饲”改出种养新天地

  高士云今年29岁,2013年,放弃在陕西咸阳中心医院优越的工作,回到家乡神池县龙泉镇戎家梁村办起了家庭农场,经过4年的奋斗,他的丰润家庭农场已成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高士云的家庭农场处于戎家梁村村口,红顶白墙的办公楼干净整洁,蓝顶白墙的标准圈舍不时传来“哞哞”的牛叫声,整个养殖场呈现出一片生机。

  戎家梁村地势较高,土地保墒性能差,加之当地气候条件并不优越,一直是当地农作物的低产区,村民们以种植普通玉米、土豆为主。近年来,多数人已迁走,常住人口仅有16人。

  高士云的家庭农场共有土地228亩,从农场成立之日起,就伴随家人和村里人的质疑声,在这样一个条件恶劣的地方搞规模养殖能行吗?如何依靠这228亩地搞好肉牛养殖成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大量实地走访和调研后,高士云决定放弃种植以前的普通玉米,改种青贮玉米。

  高士云一步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用200亩土地种植了青贮玉米,其余少量土地种植其他作为辅料。玉米秸秆回收后一半用作青贮,一半加工成干草,根据季节的变化可随时调整饲草结构。高士云说:“青贮玉米又叫饲料玉米,用来养牛再好不过,青贮玉米养牛,牛的粪便再还田用以种植饲料玉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链条,自然养牛的效益就高了。”

  经过近4年的艰苦创业,高士云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现有优种肉牛56头,其中基础母牛40头,品种全为市场认可度极高的西门塔尔肉牛,3年内可繁育到200头。

  记者点评:一些地方“一粮独大”,种植结构单一,种养不衔接,产业融合度低,影响了种植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实施“粮改饲”,推进农牧结合,延长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的互通互联,才能促进农业的增值和农民的增收。

  【阳泉】李文华:插上科技的翅膀

  “五一”期间,记者来到阳泉平定县张庄镇宁艾村,寻访世纪家庭农场的主人李文华,没承想,他在外地洽谈项目,没能见到其人,农场的“管家”梁海亮接待了记者。谈笑间,钻进一个温室大棚,与一般温室不同,里面没有种植蔬菜,而是一片绿油油的植株,老梁说:“这是农场引进的葡萄新品种早黑宝,现已挂果,收入不错,计划扩大种植面积。”

  今年29岁的农场主李文华,2011年大学毕业后开始承包农田创业。他没有像其他农户那样种植普通蔬菜,而是瞄上了农业科研新产品的栽种。他上太原、赴寿光,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20余个,在自己的农场推广穴盘育苗、间作套种、轮作换茬等种植技术,地里作物长势良好。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优质高效,李文华和技术人员一起攻克了苗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温湿度和气体调控等5项技术难关,解决了早黑宝葡萄、红玛瑙大樱桃坐果率低的难题。他承包的100亩土地,50多亩种上了最新品种的早黑宝葡萄,10多亩种了市场抢手的红玛瑙大樱桃,仅这两个品种,进入丰产期后,年销售就有100多万元。

  记者点评:减少普通农产品或劣质农产品供给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驱动力,政府应通过各种手段,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农业科技,并通过农业科技的使用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

  【晋中】张九元:向机械化要效益

  立夏刚过,地里的玉米种子已经发芽,钻出地面有一巴掌的高度,整齐地排列在地垄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榆次区弓村兆丰农场的主人张九元正在地头查看玉米的苗情,他说:“今年的苗情不错,有了这个基础,秋天我就不发愁了。”

  张九元家里排行老九,弟兄九个全都务农,张九元尤其出众。2012年,张九元先从村民手中流转240多亩土地,后来,他又替人托管土地1000多亩,为农户提供播种、管护、销售一条龙服务,成了晋中有名的土地“保姆”。去年,张九元靠种地收入有20多万元。

  都说种地不挣钱,可张九元不这样想。他打理的1000多亩地,种的全是常见的玉米,不是什么新奇的作物,按最近几年的市场行情,别说盈利,能保本就不错了。他高产高效的秘密是什么呢?

  张九元从厂家批量购进优良的玉米品种,从作物播种、肥料施用、药物喷洒到庄稼收割都是规模化作业,把机械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落实到生产每一个环节,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张九元对记者说:“同样的作物,同样的土地,由我种植,每亩地比别人节约成本200元左右,靠的就是生产机械化。”

  走进张九元家的院子,只见偌大的院子里停满了各式农机具,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深松机、玉米收割机、农药喷洒机……林林总总的农机具着实让人开了眼,在张九元眼里这些机械就是自家的宝贝,因为他靠这些铁家伙发了家致了富。

  记者点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全面进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阶段,玉米、小麦、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链条已经被打通,要扩大除“三大主粮”之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耕种、收获和加工的全程机械化是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

  【临汾】范斌:特色种植铺就小康路

  眼下,正是小麦灌浆的时节,曲沃县范斌家庭农场绿油油的麦子,随风摇曳,像一匹望不到边的起伏的绿色绸缎,再过一个来月,将迎来一个大丰收。范斌说:“我的麦子看着和别人家的麦子没什么两样,价格每公斤可要高出4角钱,因为我种的是小麦种子。”

  范斌家庭农场位于曲沃县史村镇郇村,土地流转800余亩,年销售农产品总值100多万元,农场年纯收入近30万元。

  范斌今年32岁,头脑灵活,眼光独到。他一开始就避开大家都种的普通麦子,把目标瞄向了小麦育种。以前,别人家的小麦亩产只有450公斤,土地流转后,成片的土地统一播种、施肥、收割,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小麦产量也提高到了550公斤。范斌说:“我的农场与种子公司签订良种繁育合同,所产的小麦销售无忧。”

  在当地,收完小麦都是种夏玉米,这是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范斌刚开始也种夏玉米,效益平平。2014年,范斌发现周边村的两个养牛场,每天需要从外地调运大量的养牛饲料,这让他茅塞顿开。他开始探索种植饲料玉米,变种粮为种饲料,这一招又给农场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记者点评: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思路决定出路,解决玉米种植过剩的问题,可以把一般籽粒玉米改种大豆、杂粮等作物,也从玉米本身入手调整结构,比如种植用于养殖的青储玉米,这样的行为,其实无意中也契合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

  【吕梁】韩志平:构筑绿色“发展梦”

  嫩绿的杨柳,清澈的泉水,挺拔的松柏,起伏的山峦,这就是韩志平的贺家会乡寨子沟家庭农场,一块纯天然的黄土地。4月的寨子沟被野鸡的啼鸣叫醒,田地间不时能看到辛勤劳作的农民雇工。

  寨子沟原是一条狭长的黄土沟,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为了把这块土地经营好,韩志平先从规划上入手。他跑省城、去北京,寻求各界的帮助,虚心请教各方面的专家,甚至将外国专家请到了山沟里。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思路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2012年,韩志平进驻山沟,开始插柳播绿。他拿出自己的积蓄,购买油松、杨树、槐树、杏树等树苗,5年间,韩志平栽植各类乔木2000多亩。去年和今年,他又种植了1000亩连翘,这些树木不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还成了沟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市里的、县里的、乡里的游人纷至沓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怡人的风光。

  登上寨子沟的最高处,极目四望,层层的山峦被染绿,成片的山桃花、连翘花点缀其中,俨然一个世外桃源。韩志平说:“眼前这些郁郁葱葱的林木,就像一个绿色的银行,将来不但能有经济收入,还能收获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观光农业园。”

  记者点评:退耕还林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民生工程。中央的6个“一号文件“都要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按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营造经济林和景观林为主,将退耕还林工程与特色效益农林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方能达到生态保护、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效果。

  本栏稿件均由本报记者李全宏采写

  (原标题:种什么?怎么种?——五位家庭农场主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