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脱贫还需咱自己加油干

2017年05月04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陈伟本报记者胡明宝

  天下着雨,却并没有阻止杨晓宁前往新房建设工地。虽然新房是由建筑队承包建设,但自从挖地基开始,他每天都要去工地看看,有时一天能去好几次。

  杨晓宁家世代居住在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汉封村一组。“58年搬了两次家,这也是这辈子我最后一次搬家了。”他说。

  杨晓宁是村子里的贫困户,这次搬家享受国家移民搬迁政策,家里每人补贴1.5万元,自己大概要花7万元。

  “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好多年了看到周围的邻居都盖新房搬新家,我也是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盖起新房,可总是有心无力。”杨晓宁说。

  以前杨晓宁家里共有6口人,家里种着12亩地。农闲时,杨晓宁外出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农忙的时候,回家帮助爱人收麦收秋,常年东奔西跑,忙忙碌碌。

  前些年,老母亲突发脑梗,每天都要服药,两个孩子都在上学,还有柴米油盐都要花钱。老杨虽然在工地干的活比别人都多、都累,但从年初到年末,一年到头收入也仅仅才1万多一点,属于典型的入不敷出,只能勉勉强强地过日子。

  “最困难的时候,母亲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而且看病花费不断,儿子在宝鸡长岭技校上学,为了母亲的医药费和儿子的学费,整夜整夜睡不着,卧在被窝里流眼泪。”说起往事,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几度哽咽,眼角湿润了。

  近几年,儿子参加工作了,通过爷俩的努力,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可是为了给儿子结婚办喜事,又欠了一屁股债。

  现在老杨年龄大了,想打零工建筑工地大多也不愿意收,无奈他只能选择在家务农。

  “和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最终还是要靠庄稼。”杨晓宁说,“脱贫还需咱自己加油干!”

  2015年,杨晓宁从亲戚朋友手里左借右借“倒”来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承包了邻村的55亩山地开始种植小麦。

  在老杨的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两年的账本,他自己算了一笔账。撒肥料15元、犁地50元、种子50元、播种50元、肥料115元、打药20元、收割50元、运费40元、承包费50元……

  老杨说:“1亩小麦不算人工,要投入440块钱,一亩地打800斤粮食,一斤1.1元,收入880元,减去投资,每亩能赚440块钱。我种的55亩地,每年纯收入2.4万元左右。”

  第一年的收入让老杨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脱贫的希望,2016年他又与邻村签订了5年的土地承包合同。

  现在老杨盘算着,自己种地的收入和儿子打工的收入,每年能还不少旧账,用不了几年以前的旧账就还完了。

  去年腊月,杨晓宁家增加了一位新成员,老两口整天高兴地围着孙子团团转。

  如今的老杨已经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了贫困,日子越来越有盼头、生活越来越有希望。

  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搬进新房子,以后经济条件允许的时候,带着老伴也去大城市逛逛,见见世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