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养殖新闻

生猪代养 循环农业助力脱贫摘帽

2017年04月27日 来源:贵州日报

  从丹寨县城到排调镇也改村,新修的30公里油路舒适平坦,沿路是古朴浓郁的民族村落和良好的自然生态,一路好风景赏心悦目。

  然而长期以来,伴随着好风景的是贫穷与落后。

  据了解,排调镇是丹寨唯一没有摘帽的贫困乡镇,去年还有贫困人口1984户7260人,贫困发生率28.7%。为了摆脱贫困,年轻人几乎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当地也决定对该镇实施易地搬迁,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

  移民政策下来时,镇里的年轻人巴不得赶紧打包走人。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方面对未来的生活有所顾虑,另一方面舍不得故土选择留下。

  搬了一批、外出务工一批,剩下的一批怎么办?

  今年,这个大山深处的贫困乡镇不再为前途迷茫。

  “排调的黑毛土猪质量品质好、市场需求广,关键是农民参与度高。”排调镇扶贫办副主任聂勇介绍,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贫困村寨劳动力资源等情况,镇里决定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走“生猪代养”的扶贫道路,制定了“发展黑毛土猪,打造全产业链,带动全镇脱贫”的工作目标。

  开春以来,排调镇在省政府办公厅派驻同步小康工作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与县财政局、县农业局、俊建公司、绿宝公司等部门召开排调镇生态黑毛土猪产业发展专题会议3次,实地考察养殖基地选址10余次。

  “现在各个项目推进都很快,也改村养殖基地圈舍的主体建设已经完工,其他配套设施正在陆续完善,建成后预计年出栏肥猪800余头,参与养殖贫困户年户均收入将在12000元以上。”驻村干部潘晓青带着记者参观养殖基地。

  据了解,该基地由县级龙头企业绿宝公司与村级产业扶贫合作社合作推行“企业(提供猪苗)+农户饲养+公司回收(销售)”的“代养”模式。同时,在基地周边发展吊瓜种植,利用养殖基地产生的大量沼液作为吊瓜的有机肥料,形成猪—沼—药循环发展。

  “养猪、种地都是我们的老本行,村里有了活路,我们才有钱挣。”在基地第一个猪舍里,村民徐玉国正在打扫建好的猪舍,今年50岁的徐玉国家里有两个80多岁的老人,因为要照顾老人,没出过远门,家里靠低保维持生活。

  “老徐勤奋老实,这次代养最先报名。”潘晓青拍着徐玉国的肩膀说,徐玉国笑了笑,继续打扫。

  据介绍,项目计划投资建设40个黑毛土猪标准养殖小区,每个标准小区每8个月出栏黑毛土猪500头,加上农户散养5000头,预计年出栏黑毛土猪3万头。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批12个养殖基地的选址和耕地补偿工作。

  此外,财政帮扶资金作为贫困户的股金注入项目,形成奖勤罚懒的机制,贫困户既能获得参与养殖的工资性收入和进行种植的生产性收入,还能分享通过全产业链增值带来的股金分红,项目共吸纳1000户贫困户3296人参与,每户每年收益预计3.2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