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2017年04月01日 来源:农民日报

  四川省邛崃市采用比选方式,引入保险公司开发土地流转保险产品,在全国首创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机制,以市场化方式防控土地流转风险,增强了农业规模经营的稳定性。2015年12月4日,邛崃市签订了全国首单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保单,开启了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新篇章,为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成果。

  土地“预流转”,推进规模经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土地“预流转”模式,促进土地经营权分散变集中、项目引进被动变主动。一是通过召开村集体群众大会,引导群众形成土地流转共识和统一流转价格,避免“插花”流转;二是按照相关程序,成立村级合作组织(土地合作社或农业公司),负责辖区产权流转、基础摸底、产业发展等相关事宜;三是由合作组织按照议定价格,采取村民委托方式,对辖区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进行产权“预流转”并与农户签订协议,同时形成辖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项目,通过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所,进行“挂牌”推介招商。

  摸清家底,明确实施范围。在推进规模经营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三个不得”(不得改变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得改变农业用地的使用用途、不得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由市农林局牵头联合统筹、国土、统计、规划等职能部门和镇乡,对区域内农村流转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和调查评估,剥离非法取得和与规划冲突的农村流转土地,确定实有农村流转土地面积47.7万亩,并完善流转土地的相关确权颁证程序,为下一步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讨论征集,制订工作方案。由市委、市政府农业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农林、统筹、国土、财政、金融、农担、保险等部门机构和全市各镇乡(街道办)及农户、业主代表,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商议讨论土地流转风险防范的具体举措、落实办法,征集相关单位和农户、业主的意见,确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形式,引入保险公司开发土地流转履约行为保险,制定出台《邛崃市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系统集成、合力推进,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逐步推进实施。

  开发保险,试点开展工作。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政策扶持为支撑,通过竞争性比选引入至少2家保险公司,开发“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产品,在土地规模流转率较高的镇乡开展试点。保险公司按照土地流转交易额的3%收取保费,其中流出方承担20%、流入方承担80%;市政府对自愿参保的流入、流出双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分别给予50%的保费补贴。以一亩地年租金1000元计算,农户只需缴纳3元的保费就为土地流转上了“保险”。2015年,邛崃市在冉义镇先期试点,引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开发“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产品,实现保险参保面积2.4万亩。

  全面铺开,推动成果共享。2016年,制订《邛崃市全域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实施方案》,以全市“成新蒲”、邛州大道、西部灾区重建三条产业示范带为轴线,全面铺开集中连片流转区域的参保工作。通过召开镇乡、村组动员大会,配套完善入场交易、产权登记,从每年1000万元的都市现代农业奖励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参保双方给予奖补,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产业流入方给予融资额度、融资利率、融资期限等方面优惠扶持等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流转双方主动参与保险的积极性,引导优质工商资本投向三农,实现农户、业主、政府三方共赢。

  邛崃市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开发,填补了商业保险品种在土地流转领域的空白,为农村土地流转筑牢了“安全防火墙”。2015年12月4日,全国首单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在邛崃市冉义镇签订,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业主代表汪友良签订并发放了总面积1171.19亩的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保单,涉及保费18元,其中业主承担14.4元、农户承担3.6元,市财政对双方的保费各兑付50%的补贴,最终业主以7.2元、农户以1.8元的保费,即为双方的土地流转行为上了“保险”。该单保险的签订既标志着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新机制的成功落地实施,也为各地以市场化方式防范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提供了有益借鉴。目前,邛崃市已引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景泰保险等3家公司合作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工作,完成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参保面积17.4万亩,实现全市规模流转1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行为投保率达90%以上。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