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农业要闻

牵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牛鼻子”

2017年02月21日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安排部署,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信心,加快深化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刚刚过去的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为全省经济低位企稳、稳步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农村成为全省经济时期的“稳定器、压舱石”。粮食再获丰收,为历史第二高产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达到10082元,突破万元大关……尤其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空前加大,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为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强了底气、增加了亮色。

  同时也要看到,制约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难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从外部看,近几年玉米库存大量增加,价格降至多年来最低。与此同时,作为优质杂粮“黄金产区”,产业发育严重滞后,综合效益还很低下;从内部看,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减少,农业利润空间压缩,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下降,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明显减弱。

  这些矛盾和难题,内在原因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向深入。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当下,我省农业突出表现为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变化。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若还是简单地在现有生产水平上作“量”的增减,而不着眼“质”的提升,会让农民在市场同质化竞争中损失惨重。要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在稳定提高粮食产能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体讲,在优化布局上,要明确主攻方向,集聚要素资源,做精杂粮、做优果菜、做好药材;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打好“特色”王牌,以功能农业为引领,发展品牌农业。特别要着力开发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拓展农业广度和深度。要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当今世界的农业竞争,与其说是单个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集良种、生产、加工、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在内的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竞争。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长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整个农业产业体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要实现农业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就必须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着力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突出抓好山西“农谷”建设,打造功能食品科创城和功能农业示范园。“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现阶段仍是土地问题。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金、土地等农业发展要素。同时,还要确保财政“三农”投入只增不减,持续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为农业农村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补短板,就是大力弥补制约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既要补农业基本建设之短,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又要补农业生态环境之短,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比如,水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瓶颈制约,补短板,就必须着力强化水资源支撑。

  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季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牵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迎接“三农”发展新春天!


相关资讯